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36
作者
宛新荣
刘伟
王广和
王梦军
钟文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布氏田鼠; 活动节律; 季节变化; 活动模式指数;
D O I
10.16829/j.slxb.2006.03.003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标志重捕、染色标记和野外观测法研究典型草原区布氏田鼠野外实验种群,采用4种活动模式指数(日活动差异指数θ,昼行性指数λ,峰型指数;活动强度指数η)分析田鼠昼夜活动节律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布氏田鼠全年12个月的昼行性指数λ均高于0.542,为典型的昼行性种类。其活动节律的季节变化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1、2、3、4、11、12月,气温较低,布氏田鼠的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单峰型;5、6、7月气温较高,为典型的双峰型;而8、9、10月则属于单双峰过渡类型。田鼠的峰型指数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与月均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9,n=12,P<0.05)。活动强度指数η与气温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94,n=12,P<0.05)。5~9月,布氏田鼠的活动强度最高,每日活动时间在6h以上;冬季布氏田鼠的日活动量骤降,很少外出活动,尤其在1~2月,布氏田鼠日均地面活动时间不足1min。另外,室内实验表明,布氏田鼠具有在黑暗环境中活动能力,但在野外条件下,夜间活动极少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社群条件下雄性布氏田鼠的行为 [J].
张建军 ;
施大钊 .
兽类学报, 2006, (02) :159-163
[2]   布氏田鼠雄性的优势地位 [J].
张建军 ;
施大钊 .
动物学杂志, 2005, (06) :19-24
[3]  
农田周围生态保留带中普通田鼠的种群生态学:种群数量动态及结构[J]. 艾尼瓦尔.吐米尔,马合木提.哈力克,Jean-Pier Airoldi.动物学杂志. 2005(05)
[4]   不同饲养条件下海南坡鹿幼体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J].
王力军 ;
洪美玲 ;
陈兴军 .
兽类学报, 2005, (01) :9-13
[5]   圈养小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 [J].
韩宗先 ;
魏辅文 ;
李明 ;
张泽钧 ;
胡锦矗 .
兽类学报, 2005, (01) :97-101
[6]   四川梅花鹿春季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J].
刘昊 ;
石红艳 ;
胡锦矗 .
兽类学报, 2004, (04) :282-285
[7]   四川省石渠县藏狐昼间行为特征观察 [J].
王正寰 ;
王小明 ;
鲁庆斌 .
兽类学报, 2004, (04) :357-360
[8]   藏原羚产仔期社群结构与昼间行为规律 [J].
鲁庆彬 ;
王小明 .
兽类学报, 2004, (03) :193-199
[9]   布氏田鼠体重生长与栖息地植被条件的关系 [J].
宛新荣 ;
王广和 ;
刘伟 ;
钟文勤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117-119
[10]   啮齿动物活动模式的几种数值指标 [J].
宛新荣 ;
王梦军 ;
刘伟 ;
王广和 ;
钟文勤 .
兽类学报, 2002, (03) :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