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同水体中D和18O组成的变化及其区域水循环指示意义

被引:28
作者
翟远征 [1 ,2 ]
王金生 [1 ,2 ]
滕彦国 [1 ,2 ]
左锐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北京; 水文循环; δD; δ18O; 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分析参与水循环过程的不同水体中D和18O组成的变化特征,是应用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水循环机理的必要前提。对北京地区的大气降水、地表水(河、库)、地下水(包括泉水)中的D和18O组成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平原区大气降水中的D和18O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是不同季节大气降水水汽来源的不同所致,即主要受控于季风气候,而区域气象条件只是次要影响因素;北京地区地表干流中δD和δ18O的均值介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相应值之间,表明在维持有一定河川径流量方面,地下水的向河排泄在枯水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干流中D和18O组成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且沿着各径流方向总体有增大的趋势;地下水中的D和18O组成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其中在浅层地下水中的特征反映出含水层所处的气候比较干燥的蒸发盆地的特点,而在垂向上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则反映了全新世以来气温总体上逐渐变暖的气候变化特征;泉水与普通地下水在D和18O组成上的一致性,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根据这些研究结果还进一步分析了研究区的区域水循环机理和不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市泉水变化状况及原因分析 [J].
王小娜 ;
王金生 ;
吴东杰 ;
翟远征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 37 (04) :28-32
[2]   华北平原典型城市地下水供水安全保障分析 [J].
谢振华 ;
张兆吉 ;
邢国章 ;
许苗娟 ;
张凤娥 .
资源科学, 2009, 31 (03) :400-405
[3]   同位素指示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地下水补给来源 [J].
马金珠 ;
黄天明 ;
丁贞玉 ;
W M Edmunds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9) :922-930
[4]   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 [J].
宋献方 ;
李发东 ;
于静洁 ;
唐常源 ;
杨聪 ;
刘相超 ;
佐仓保夫 ;
近滕昭彦 .
地理研究, 2007, (01) :11-21
[5]   银川平原地下水循环及其可更新能力评价的同位素证据 [J].
苏小四 ;
林学钰 .
资源科学, 2004, (02) :29-35
[6]  
北京地区降水中的氘、氧-18、氚含量[J]. 卫克勤,林瑞芬,王志祥.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2(08)
[7]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isotopic and geochemical tracers for investigation of recharge, salinization, and residence time of water in the Souss–Massa aquifer, southwest of Morocco[J] . L. Bouchaou,J.L. Michelot,A. Vengosh,Y. Hsissou,M. Qurtobi,C.B. Gaye,T.D. Bullen,G.M. Zuppi.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8 (3)
[8]  
Origi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of Csepel Island (south of Budapest, Hungary, River Danube): isotopic and chemical approach[J] . I.Fórizs,T.Berecz,Z.Molnár,M.Süveges.Hydrol. Process. . 20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