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的育性表现与细胞学观察

被引:16
作者
彭海峰 [1 ]
邱振国 [2 ]
陈雄辉 [2 ]
万邦惠 [2 ]
张桂权 [2 ]
陆燕鹏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性; 籼S; 花粉育性; 无花粉型;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温敏核不育水稻籼S是从优质常规稻籼黄占自然突变而来的一个无花粉型光温敏核不育种质资源。在广州(23°08′N)自然条件下,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可育-不育-可育”的育性转换,5月初至10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在人控光温条件下,低温诱导其由不育转为可育需要较长的持续时间,日均温21℃需7d以上,23.5℃需15d以上。细胞学观察表明其无花粉败育主要是由减数分裂时期的异常引起的,表现为小孢子母细胞粘连与液泡化、减数分裂受阻于前期Ⅰ的细线期、进行无丝分裂与异常的胞质分裂,始终没有正常四分体的形成,而是产生大小不同、核数不等的异常细胞,并最终解体消失。其花粉败育特点不同于以往研究过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具有花粉败育时期早而败育彻底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22 / 23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育性及花药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J].
吴钿 ;
高秀梅 ;
张建中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38-140
[2]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细胞学研究 [J].
贺国良 ;
贺浩华 ;
刘宜柏 ;
肖德兴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1) :24-28
[3]   不同温度条件下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 [J].
黄玉祥 ;
陈良碧 ;
周建林 ;
周广洽 .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 (01) :65-67+88
[4]   水稻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英文) [J].
冯九焕 ;
卢永根 ;
刘向东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1) :10-17
[5]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发育过程中花粉及花药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J].
朱英国 ;
孙俊 .
作物学报, 1995, (03) :364-367+5
[6]   光周期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的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利容千 ;
王建波 ;
汪向明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2) :65-70
[7]   光敏核不育水稻的光温反应研究 Ⅲ.减数分裂期温度对两个籼稻光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 [J].
孙宗修 ;
程式华 ;
闵绍楷 ;
熊振民 ;
应存山 ;
斯华敏 ;
杨仁崔 ;
梁康迳 ;
王乃元 .
作物学报, 1993, (01) :83-87
[8]   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不育花药的显微结构变化 [J].
王台 ;
童哲 .
作物学报, 1992, (02) :132-136+161
[9]   选育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技术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2, (01) :1-4
[10]  
中国光、温敏雄性不育水稻育性生态[M]. - 科学出版社 , 卢兴桂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