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售海鱼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现况调查

被引:10
作者
陈军华 [1 ]
徐志霞 [1 ]
徐光兴 [1 ]
黄建云 [1 ]
陈宏辉 [1 ]
史诗尊 [2 ]
吴秀阳 [1 ]
梁晶晶 [1 ]
机构
[1] 广东省汕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海鱼; 简单异尖线虫; 感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3.1 [线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汕头市售海鱼简单异尖线虫(Anisakis simplex)幼虫感染情况。方法于2013年2~12月随机采集市售海鱼,鉴定鱼种后,解剖镜下分离海鱼内脏和肌肉内的异尖线虫幼虫,光学显微镜下鉴定虫种。统计不同鱼种、不同脏器和不同体重海鱼的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结果共解剖海鱼52种382尾,鱼种的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为80.8%(42/52),海鱼总感染率为47.4%(181/382),平均感染度为5.5条/尾(995/181),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活虫率为100%(995/995)。其中,花腹鲭(4/4)、日本竹荚鱼(9/9)、蓝圆鲹(8/8)、黄笛鲷(9/9)、白姑鱼(4/4)、黄姑鱼(4/4)、深水金线鱼(12/12)、大头狗母鱼(7/7)和眼镜鱼(9/9)等9种海鱼均全部感染简单异尖线虫幼虫,其他依次是鲐鱼(16/18)、奥氏笛鲷(6/7)和焦黄笛鲷(5/6);大甲鲹、孟加拉笛鲷、金焰笛鲷、澳洲刺鲷、黄鳍刺鲷、黑胡椒鲷、黄牙鲷、刺鲳、金钱鱼和黄尾鰤等10种海鱼未检出该幼虫。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感染度较高的有焦黄笛鲷(21.0条/尾)、大头狗母鱼(16.7条/尾)、长条蛇鲻(14.0条/尾)和眼镜鱼(10.1条/尾);感染度较低的有金带花鲭、高体水若鲹、游鳍叶鲹、勒氏笛鲷、花尾胡椒鲷、长尾大眼鲷、银方头鱼、白方头鱼、油魣、乌鲳、狮鼻鲳鲹、褐篮子鱼和蓝猪齿鱼,均小于2条/尾。脏器中肠系膜的感染率最高,为34.3%(131/382);胃幽门盲囊的感染度最高,为3.5条/尾;肌肉中未检出该幼虫。体重100~200 g海鱼的感染率最高,为60.2%(74/123);体重301~400 g海鱼的感染度最高,为7.8条/尾。结论汕头市售海鱼感染简单异尖线虫幼虫情况较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南海鱼类检索[M]. 海洋出版社 , 孙典荣, 2013
  • [12] 中国海洋鱼类图谱[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曹玉茹, 2010
  • [13] 食源性寄生虫病[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周小农, 2009
  • [14] 常见水产品实用图谱[M]. 海洋出版社 , 邹国华, 2008
  • [15] 鱼类学实验[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姜志强,吴立新主编, 2004
  • [16] Prevalence of larval Anisakis simplex in pen-reared and wild-caught salmon (Salmonidae) from Puget Sound, Washington. Deardorff T L,Kent M L.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 1989
  • [17] Anisakis simplex: from obscure infectious worm to inducer of immune hypersensitivity. Audicana M Teresa,Kennedy Malcolm W.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 2008
  • [18] Diagnosis of intestinal anisakiasis. Ishikura H,Satou N,Wada Y,et al. J Jpn Med Assoc . 1990
  • [19] 深圳海产品异尖线虫感染状况分析[J]. 黄达娜,武伟华,阳帆,吕星,房师松,吴春利,王昕,程锦泉,马汉武.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