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及其驱动力动态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裕瑞 [1 ]
徐海顺 [2 ]
卞新民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区域农业研究所
[2] 昆明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面积; 驱动力; 动态; 经济发展阶段;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东部沿海典型发达省份江苏省为例,集成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①1985年来江苏省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年均递减率为0.45%,且快速工业化阶段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明显加快,年均递减率高达0.60%,而工业化初期仅为0.30%;②耕地面积减少导致2005年粮食较1985年减产266.79万t,粮食损失率为8.60%;③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是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主导,在快速工业化阶段,则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化肥施用强度、非农产业发展和道路交通建设为主导。总体来讲,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比较效益差异是研究时段内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图2,表4,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耕地流转驱动力研究综述 [J].
汪涌 ;
蔡运龙 ;
蒙吉军 .
资源科学, 2007, (03) :177-182
[2]   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差异性分析 [J].
吴业 ;
杨桂山 ;
万荣荣 ;
陈江龙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2) :75-79
[3]   苏州市非农用地扩展的驱动因素时空变化研究 [J].
李桂林 ;
陈杰 ;
孙志英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4) :1-7
[4]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耕地变化的对比研究——以广西江州和江苏吴江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资源科学, 2006, (05) :50-56
[5]   巨型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闫小培 ;
毛蒋兴 ;
普军 .
地理学报, 2006, (06) :613-623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时空动态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J].
何剑锋 ;
庄大方 .
地理研究, 2006, (03) :388-396+562
[7]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近期进展 [J].
王兵 ;
臧玲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02) :86-91
[8]   苏州市近50年耕地资源变化过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J].
李兆富 ;
杨桂山 .
资源科学, 2005, (04) :50-55
[9]   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J].
谭荣 ;
吴丽梅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 (06) :125-129
[10]   江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J].
陈彬 ;
杜玉兰 ;
封潇 .
江苏商论, 2004, (03) :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