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限度判断的适用难题与改进方案

被引:27
作者
姜涛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
关键词
正当防卫; 责任阻却事由; 必需说; 适当说; 法律不强人所难;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9.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正当防卫成立要件是司法审查的指南而非限制,我国现行正当防卫立法采取适当说,司法实务往往对防卫限度采取唯结果论立场,导致不法与有责判断混淆,带来司法实务中倾向于故意犯罪或防卫过当的偏误,对此,今后需要在司法与立法层面予以改进。司法实践当坚持"必需说"的基本教义,重视正当防卫的个别化情景判断。同时,立法需要对正当防卫条款进行修正:一是基于"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法理,对防卫过当进行二分,区分需承担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与不需承担刑事责任的防卫过当,前者即保留现有规定,后者则增加行为人在"高度恐惧、慌乱、愤怒"等期待不能情况下实施防卫过当的,属于责任阻却事由,不承担刑事责任。二是适当明确防卫过当的具体类型,明确不同法益、不同情景下的防卫限度之判断标准个别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反抗家庭暴力中的紧急权认定 [J].
王俊 .
清华法学, 2018, 12 (03) :118-137
[2]   赵春华非法持有枪支案的教义学分析 [J].
陈兴良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 20 (06) :6-15
[4]   论持续侵害与正当防卫的关系 [J].
周光权 .
法学, 2017, (04) :3-11
[5]   防卫过当的认定与结果 无价值论的不足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15, 27 (05) :1324-1348
[6]   互殴与防卫的界限 [J].
陈兴良 .
法学, 2015, (06) :129-137
[7]   论假想防卫过当 [J].
黎宏 .
中国法学, 2014, (02) :257-274
[8]   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情境”判断 [J].
周光权 .
法学, 2006, (12) :99-104
[9]   论防卫过当 [J].
彭卫东 .
法学评论, 1998, (04) :88-93
[10]   试论正当防卫过当 [J].
卢云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84, (02) :19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