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龙不同部位化感作用可塑性变化

被引:19
作者
赵则海
廖周瑜
彭少麟
机构
[1]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化感作用; 可塑性; 入侵; 攀援植物;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4.031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讨五爪金龙化感作用可塑性,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五爪金龙不同部分水提液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的适应和进化,五爪金龙不同部位化感作用变化幅度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随水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五爪金龙植株整体化感作用变化范围增加,不同部位之间化感作用变化幅度差异加大。五爪金龙不同部位化感综合效应的质量浓度敏感性大小与其化感作用效率有关。五爪金龙不同部位化感综合效应平均值大小与其95%置信区间不存在协变关系,但其化感综合效应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大小可以表征化感可塑性变化范围。五爪金龙较高的化感作用可塑性有利于增强其种间竞争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44 / 12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外来杂草入侵的化学机制 [J].
王朋 ;
梁文举 ;
孔垂华 ;
姜勇 ;
张茂新 ;
张朝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707-711
[2]   不同生境条件下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变化与入侵力关系的研究 [J].
于兴军 ;
于丹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773-780
[3]   发育时期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影响 [J].
韩利红 ;
冯玉龙 .
生态学报, 2007, (03) :1185-1191
[4]   不同植物对小麦、黄瓜和萝卜幼苗化感作用潜力的初步评价 [J].
沈慧敏 ;
郭鸿儒 ;
黄高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740-743
[5]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藤本植物的适应生态学研究 II.攀援能力和单株攀援效率 [J].
蔡永立 ;
宋永昌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286-293
[6]   五爪金龙的化感作用 [J].
刘伟侯 ;
任昭 ;
叶蕙 ;
施月红 ;
江如蓝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22-123+125
[7]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 1974
[8]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LITTER ON THE GROWTH AND COLONIZATION OF MYCORRHIZAL FUNGI [J].
ROSE, SL ;
PERRY, DA ;
PILZ, D ;
SCHOENEBERGER, MM .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83, 9 (08) :1153-1162
[9]  
Bioassays for allelopathy: Measuring treatment respons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s[J] . G. Bruce Williamson,Donald Richardson.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1988 (1)
[10]  
Biological invasions: lessons for ecology. Lodge, D.M. Trends in Ecologyand Evolution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