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22
作者
黄玉贞
张玉龙
王芳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降水量; 经验频率; 皮尔逊-Ⅲ型曲线; 五点平滑曲线; 气象干旱; 阜新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利用1953—2008年阜新县、彰武县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频率,对这一地区干旱发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05 mm,就这一降水量而言,基本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产对水分的需求,但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引发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7%,多数年份能够保证大田作物生长;秋季常有秋吊发生,而冬季至春播之前降水较少,春旱最为频发。提出解决春旱的有效途径是高效保蓄夏、秋两季的降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入渗、蓄水能力,抑制和减少地面蒸发。另外,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使当地的干旱灾害频发。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干旱气象学.[M].张书余; 著.气象出版社.2008,
[2]  
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变化与预测研究.[M].谢金南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
[3]  
辽宁国土资源.[M].辽宁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覆膜及深松配合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张哲元 ;
张玉龙 ;
黄毅 ;
邹洪涛 ;
张玉玲 .
土壤通报, 2009, 40 (05) :1156-1159
[5]   1961—2007年台安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李绍云 ;
田苹 ;
梁杰 ;
张晓庆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3) :35-38
[6]   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J].
赵先丽 ;
李丽光 ;
贾庆宇 ;
谢艳兵 ;
周广胜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3-37
[7]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吉奇 ;
徐璐璐 ;
宋冀凤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1) :36-39
[8]   辽西风沙半干旱区旱作农田水资源研究 [J].
冯良山 ;
孙占祥 ;
郑家明 ;
侯志研 ;
惠成章 ;
刘可杰 .
土壤通报, 2008, (01) :25-28
[9]   近40年那曲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J].
毛飞 ;
卢志光 ;
张佳华 ;
郑凌云 .
高原气象, 2007, (04) :708-715
[10]   近46年辽宁省降水集中程度研究 [J].
戴廷仁 ;
陆忠艳 ;
李广霞 ;
王明华 .
气象, 2007, (01)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