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乡村空间布局优化

被引:31
作者
杨贵庆
关中美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乡村振兴; 乡村空间; 布局优化; 乡村社区;
D O I
10.13791/j.cnki.hsfwest.20180101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乡村农业生产力水平决定其生产关系,并构成了乡村社会关系结构的总体特征,进而形成相应的村落空间环境格局。当乡村生产力水平发生根本变革,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改变,乡村传统空间布局也因此面临被改变、被放弃的挑战。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视角,运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指出我国乡村空间在新的生产力动力下将迎来空间重构的大趋势。乡村空间布局应适合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从而促进乡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可持续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优化和重构应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优势,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乡村空间遗存,采用分类指导、多元融合、包容增长、统筹谋划和科学布局,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后乡村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当代德国乡村规划探索及对中国的启示 [J].
黄璜 ;
杨贵庆 ;
菲利普米塞尔维茨 ;
汉内斯朗古特 .
城市规划, 2017, 41 (11) :111-119
[2]   现状与问题: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思想研究 [J].
马文保 .
兰州学刊, 2017, (01) :89-94
[3]   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自然智慧和社会语义 [J].
杨贵庆 ;
蔡一凡 .
上海城市规划, 2016, (04) :9-16
[4]   社会变迁视角下历史文化村落再生的若干思考 [J].
杨贵庆 ;
戴庭曦 ;
王祯 ;
黄璜 .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3) :45-54
[5]   论农村人居空间的“精明收缩”导向和规划策略 [J].
赵民 ;
游猎 ;
陈晨 .
城市规划, 2015, 39 (07) :9-18+24
[6]   我国传统聚落空间整体性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J].
杨贵庆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5 (03) :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