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主要树种热值与碳含量

被引:33
作者
王立海 [1 ]
孙墨珑 [2 ]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小兴安岭; 主要树种; 灰分含量; 去灰分热值; 碳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小兴安岭林区15种主要树种(红松、落叶松、鱼鳞云杉、臭冷杉、紫杉、蒙古栎、白桦、枫桦、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山杨、五角枫和春榆)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去灰分热值和碳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快速灰化法测定灰分含量,量热法测定热值含量,吸收质量法测定碳含量。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0.60%~1.28%;树枝1.00%~2.98%;树干0.16%~1.22%;树皮2.15%~6.3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树皮、树枝、树叶、树干;不同器官的灰分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灰分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春榆、山杨、蒙古栎、紫椴、黄檗、枫桦、水曲柳、鱼鳞云杉、五角枫、胡桃楸、红松、臭冷杉、紫杉、落叶松、白桦。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为:树叶20.85~22.85kJ/g;树枝19.92~21.95kJ/g;树干19.66~21.98kJ/g;树皮18.58~21.74kJ/g。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叶、树枝、树干、树皮;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红松、紫杉、鱼鳞云杉、胡桃楸、臭冷杉、山杨、五角枫、白桦、黄檗、水曲柳、紫椴、蒙古栎、枫桦、春榆。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为:树叶43.11%~45.08%;树枝44.31%~46.06%;树干46.30%~47.46%;树皮44.31%~45.46%。15种主要树种不同器官的去灰分热值基本从高到低依次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器官的碳含量(质量分数)具有显著差异(t检验,p<0.01)。15种主要树种平均碳含量(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落叶松、臭冷杉、鱼鳞云杉、红松、黄檗、紫杉、紫椴、山杨、白桦、枫桦、水曲柳、胡桃楸、五角枫、蒙古栎、春榆。针叶树种平均灰分含量普遍低于阔叶树种,平均去灰分热值和平均碳含量普遍高于阔叶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953 / 9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陆生高等植物碳含量及其特点 [J].
郑帷婕 ;
包维楷 ;
辜彬 ;
何晓 ;
冷俐 .
生态学杂志, 2007, (03) :307-313
[2]   基于森林调查数据的长白山天然林森林生物量相容性模型 [J].
邢艳秋 ;
王立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1) :1-8
[3]   植物热值及其生物生态学属性 [J].
鲍雅静 ;
李政海 ;
韩兴国 ;
宋国宝 ;
杨晓慧 ;
吕海燕 .
生态学杂志, 2006, (09) :1095-1103
[4]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地下生物量与碳、氮贮量的比较 [J].
杨丽韫 ;
罗天祥 ;
吴松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195-1199
[5]   我国植物热值研究综述 [J].
官丽莉 ;
周小勇 ;
罗艳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52-457
[6]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各层次优势种热值研究 [J].
旷远文 ;
温达志 ;
周国逸 ;
刘世忠 ;
张德强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6-12
[7]   福建东山几种木麻黄的物质与能量特征 [J].
林益明 ;
郭启荣 ;
叶功富 ;
林玲 ;
林鹏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17-2224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赵敏 ;
周广胜 .
地理科学, 2004, (01) :50-54
[9]   厦门园林植物园 1 0种榕属植物叶热值与灰分含量的研究 [J].
向平 ;
林益明 ;
彭在清 ;
丁印龙 ;
谭忠奇 .
林业科学, 2003, (S1) :68-73
[10]   四种灌木状与四种乔木状棕榈植物热值的月变化 [J].
林益明 ;
王湛昌 ;
柯莉娜 ;
林鹏 ;
谭忠奇 ;
丁印龙 .
生态学报, 2003, (06) :11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