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高等植物碳含量及其特点

被引:109
作者
郑帷婕 [1 ]
包维楷 [2 ]
辜彬 [1 ]
何晓 [1 ]
冷俐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植物碳含量; 碳贮量; 植物构件; 碳含量系数;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055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精确评估植被碳贮量是阐明植被恢复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影响的核心。碳贮量一般根据碳含量系数与生物量来估计。本文收集了植物碳含量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生长型植物、植物构件和不同区域植物的碳含量状况及其特点,结果表明:植物碳含量在24.95%55.44%,平均为(43.63±0.14)%;不同生长类型植物平均碳含量是乔木(46.22%)>灌木(45.93%)>苔藓(41.64%)>草本(37.13%);不同的构件的碳含量是花(48.52%)>果(47.19%)>枝(45.42%)>干(44.48%)>叶(43.36%)>根(42.88%);不同地带的碳含量是高纬度地区(50.30%)>低纬度地区(45.30%)>中纬度地区(39.68%),且不同气候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因此,用固定的碳含量系数来估计碳贮量存在较大误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 [1] 不同放牧强度对冷蒿和星毛委陵菜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金花
    李镇清
    王刚
    [J]. 草业学报, 2003, (06) : 30 - 35
  • [2] 植物地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阎传海编著, 2001
  • [3]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 气象出版社 , 于贵瑞, 2003
  • [4] 植物科学进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承森主编, 2003
  • [5] 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碳库与碳吸存
    何宗明
    李丽红
    王义祥
    邹双全
    岳永杰
    王小国
    [J]. 山地学报, 2003, (03) : 298 - 303
  • [6] 高CO2和土壤干旱对沙地优势植物C,N固定及分配的影响
    郭建平
    高素华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12) : 45 - 49
  • [7] 天津滨海几种人工植被的碳汇作用研究
    徐永荣
    王斗天
    冯宗炜
    刘少坤
    王国兵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6) : 603 - 607
  • [8] Workshop summary statement: Terrestrial bioshperic carbon fluxesquantification of sinks and sources of CO 2[J] . R. Neil Sampson,Michael Apps,Sandra Brown,C. Vernon Cole,John Downing,Linda S. Heath,Dennis S. Ojima,Thomas M. Smith,Allen M. Solomon,Joe Wisniewski. &nbsp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3 (1)
  • [9] 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J]. 生态学报, 2004, (11) : 2382 - 2386
  • [10]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甘草叶片色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及碳氮比的影响
    米海莉
    许兴
    李树华
    何军
    张源沛
    赵天成
    马有明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0) : 1816 -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