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被引:69
作者
田大伦
方晰
项文化
机构
[1] 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中南林学院生态研究室湖南株洲,湖南株洲,湖南株洲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 碳素密度;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湖南会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的杉木枝、叶中碳素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 >秋季 >夏季 >春季。叶的碳素密度平均为 0 .5 0 4 4 g C· g- 1 ,变异系数 2 .0 8% ,枝的碳素密度平均为0 .4 4 79g C· g- 1 ,变异系数为 2 .2 5 %。不同层次的叶碳素密度的变化范围在 0 .4 6 12 g C· g- 1 ~ 0 .5 5 2 4 g C· g- 1 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排列顺序为 :上层叶 >中层叶 >下层叶。不同层次枝条的碳素密度在 0 .3917g C·g- 1~ 0 .4 96 5 g C· g- 1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次序为 :中层枝 >上层枝 >下层枝。 10年生杉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 0 .4 5 2 9g C·g- 1~ 0 .4 972 g C·g- 1 ,11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2 2 g C· g- 1 ,14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93g C· g- 1 之间 ,变异系数范围为 1.6 8%~ 8.4 4 %。不同器官的碳素密度按高低排列基本上为树叶 >树皮 >树根 >树干 >树枝 >球果。随着杉木林年龄的增长 ,林下植被各组分、死地被物的碳素密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密度高低排列顺序为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10年生和 14年生杉木林土壤各层的碳素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
引用
收藏
页码:2382 / 23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鼎湖山马尾松、荷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和分配特征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黄忠良 ;
欧阳学军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3, (01) :47-52
[2]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 [J].
马钦彦 ;
陈遐林 ;
王娟 ;
蔺琛 ;
康峰峰 ;
曹文强 ;
马志波 ;
李文宇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0-104
[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碳循环的初步估算 [J].
桑卫国 ;
马克平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543-548
[4]   速生阶段杉木人工林碳素密度、贮量和分布 [J].
方晰 ;
田大伦 ;
项文化 .
林业科学, 2002, (03) :14-19
[5]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J].
方精云 ;
陈安平 .
植物学报, 2001, (09) :967-973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欧阳志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13-16
[7]   华南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环境效应 [J].
管东生 ;
M.R.Peart .
环境科学, 2000, (05) :1-5
[8]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72-74
[9]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吴仲民 ;
李意德 ;
曾庆波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杜志鹄 ;
林明献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6-9
[10]   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 [J].
李意德 ;
曾庆波 ;
吴仲民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2)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