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经营目标下的林地期望价值变化及碳供给——基于杉木裸地造林假设研究

被引:25
作者
朱臻 [1 ]
沈月琴 [1 ]
张耀启 [2 ]
石文 [2 ]
王枫 [1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美国奥本大学
关键词
森林碳汇; 林地期望值; 碳供给; 杉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F326.2 [林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120302 ;
摘要
<正>当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森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碳循环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通过森林固碳方式来减缓碳释放不仅潜力巨大,而且具明显的成本优势(van Kooten et al.,1995;Murry,2000;Benítez et al.,2004)。因此,通过林业活动增加森林碳汇(减缓碳释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我国也将森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价值评价及碳汇潜力分析 [J].
李峰 ;
刘桂英 ;
王力刚 .
防护林科技, 2011, (01) :87-88
[2]   浙江省杉木生态公益林碳储量效益分析 [J].
张骏 ;
葛滢 ;
江波 ;
常杰 ;
袁位高 ;
朱锦茹 ;
戚连忠 .
林业科学, 2010, 46 (06) :22-26
[3]   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龄的研究 [J].
陈则生 .
林业经济问题, 2010, 30 (01) :22-26
[4]   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碳排放权交易问题的研究 [J].
冯亮明 ;
刘伟平 ;
肖友智 .
林业经济问题, 2009, 29 (01) :15-19
[5]   CDM-ARP杉木林碳汇监测方法学研究 [J].
朱向辉 ;
汪传佳 ;
王仁东 ;
翁永发 ;
马飞杰 ;
过路 ;
方怀远 ;
朱汤军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03) :336-341
[6]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 [J].
何英 ;
张小全 ;
刘云仙 .
林业科学, 2007, (07) :106-111
[7]   福建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J].
吴载璋 ;
吴锡麟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4) :11-14
[8]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J].
周国模 ;
姜培坤 .
林业科学, 2004, (06) :20-24
[9]   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生长模型及主伐年龄的确定 [J].
周国模 ;
郭仁鉴 ;
韦新良 ;
王雪军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1, (03) :3-6
[1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方精云 .
生态学报, 2000, (05) :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