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公示:一个幻象

被引:19
作者
聂卫锋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交付; 占有; 交付公示; 现实交付; 观念交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交付公示作为被继受而来的德国物权法原则之一,自清末被传统中国学界接受以来,散见于诸多著作、教材之中。但无论是现实交付,还是观念交付,都不可能实现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动产物权本身是否可以被公示也值得怀疑。交付公示原则的确立有特定的意志主义方法论背景,而实践面向的检讨则有助于形成新的制度设计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6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拟制交付在物权变动中的公示效力——兼论我国《物权法》第26条的修订 [J].
杨代雄 .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85-89
[2]   间接占有制度的功能 [J].
张双根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2) :44-50
[3]   物权公示,公示什么? [J].
董学立 .
比较法研究, 2005, (05) :19-30
[4]   "相对"的所有权——双重所有权的英美法系视角与大陆法系绝对所有权的解构 [J].
冉昊 .
环球法律评论, 2004, (04) :451-459
[5]  
德国民法基本概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德) 韦斯特曼, 2013
[6]  
罗马法与共同法[M]. 法律出版社 , (意) 斯奇巴尼, 2012
[7]  
动产交付与所有权转让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汪志刚, 2011
[8]  
法国民法外观理论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罗瑶, 2011
[9]  
物权法讲义[M]. 法律出版社 , 高富平, 2011
[10]  
物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崔建远,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