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妇女生育推迟与近期生育水平变化

被引:56
作者
赵梦晗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育推迟; 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 生育政策;
D O I
10.16405/j.cnki.1004-129X.2016.01.002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随着我国时期生育水平的下降,我国妇女的平均生育年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时期总和生育率的估计受到进度效应的影响,人们从这一指标中难以对我国近期生育水平的变化形成正确的认识。本文利用多来源可靠数据,对我国近期的总和生育率以及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进行了估计,发现去除进度效应影响后,生育水平的时期估计值有了大幅度上升,2007~2012年的生育水平大约在1.7至1.8之间。研究进一步重构了1964~1985年出生队列的部分年龄别生育率,发现年轻队列的峰值年龄别生育率较低,但在较高年龄时会出现年龄别生育率相较之前队列升高的现象。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生育政策对于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以及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时期生育率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2000010年中国生育水平估计 [J].
赵梦晗 .
人口研究, 2015, 39 (05) :49-58
[2]   中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的再估计 [J].
陈卫 ;
杨胜慧 .
人口研究, 2014, 38 (06) :16-24
[3]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 [J].
靳永爱 .
人口研究, 2014, 38 (01) :3-17
[4]   2000年以来中国生育水平评估 [J].
陈卫 .
学海, 2014, (01) :16-25
[5]   中国生育率转变中的数量和进度效应 [J].
陈卫 ;
高爽 .
人口研究, 2013, 37 (03) :11-28
[6]   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低在何处——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J].
郭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2) :2-10+126
[7]   高校扩招与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的转变——以河北省为例 [J].
梁秋生 ;
田冀 ;
籍海静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41-53
[8]   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 [J].
杨凡 ;
赵梦晗 .
人口研究, 2013, 37 (02) :54-65
[9]   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 [J].
郭志刚 .
中国人口科学, 2011, (06) :2-13+111
[10]   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 [J].
张维庆 .
人口研究, 2011, 35 (0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