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夏海勇 [1 ,2 ]
王凯荣 [2 ]
赵庆雷 [2 ,3 ]
张正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所
[3]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添加秸秆; 土壤有机质; 秸秆分解速率; 腐殖化系数; 土壤有机碳库; 碳库活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秸秆添加量对黄潮土和砂姜黑土有机碳库分解转化和组成的影响规律,为调节土壤碳循环、培肥地力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年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0~400 g·kg-1秸秆时,两种土壤的有机物料分解率、腐殖化系数、C/N及土壤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和碳库活度(活性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的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秸秆用量的增加,有机物料在土壤中的分解率增加,腐殖化系数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非活性有机碳、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库活度均增加,与秸秆添加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土壤活性有机碳和总有机碳含量间具有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性关系,腐殖化系数同土壤碳库活度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与砂姜黑土相比,秸秆在黄潮土中更易分解,但黏粒含量较高的砂姜黑土更有利于土壤碳的储存。试验1年后,黄潮土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和碳库活度分别比砂姜黑土平均高7.6个百分点和12.3个百分点,砂姜黑土的腐殖化系数和C/N分别比黄潮土平均高3.2个百分点和2.3。综上,秸秆添加越多,碳库活度便越高,越有利于有机物料分解,降低腐殖化系数;黏粒含量越高,有机物料的分解受阻,腐殖化系数便越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施用作物秸秆对土壤的培肥作用 [J].
赵兰坡 .
土壤通报, 1996, (02) :76-78+72
[22]   腐解条件对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的影响 [J].
张彦才 ;
赵哲权 ;
王泽文 ;
李巧云 .
土壤肥料, 1991, (01) :7-9
[23]   土壤施用有机物料后重组有机质变化规律的探讨 Ⅰ.对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J].
姜岩 ;
窦森 .
土壤学报, 1987, (02) :97-104
[24]   有机物料在不同土壤中腐解残留率的研究 [J].
须湘成 ;
张继宏 ;
佟国良 ;
唐耀先 .
土壤通报, 1985, (01) :21-26
[25]   植物物料的化学组成和腐解条件对新形成腐殖质的影响 [J].
程励励 ;
文启孝 ;
吴顺令 ;
徐宁 .
土壤学报, 1981, (04) :36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