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1998年广东省三次暴雨过程的湿有效能量分析
被引: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延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刘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暴雨;
大降水时段;
湿有效能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湿有效能量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发展和维持等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改进的计算湿有效能量表达式,计算了1998年5月14—15日、5月23—24日和6月8—9日广东省三次暴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了暴雨区湿有效能量的时间演变特征、空间演变特征、水平积聚以及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暴雨过程前后湿有效能量有显著差异,暴雨开始时湿有效能量高,暴雨过后湿有效能量低,前后相差6×105J/m2以上;三次大降水时段都是在南北湿有效能量差最大值附近,在大降水前,南北湿有效能量差数值的增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游的低能区的加强和南扩造成的;长江中游的低能区对三次暴雨大降水有重要影响,这说明中纬度对广东省暴雨的重要性;大降水时段处于湿有效能量平均积聚量最强的时候,此时,广东省的积聚量远高于长江中游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江淮梅雨锋强暴雨低涡系统发生发展的数值研究
[J].
马旭林
;
刘还珠
;
薛纪善
;
王盘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47-35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还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南京

薛纪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南京

王盘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江苏南京 ,北京 ,北京 ,江苏南京
[2]
2002年6月13日重庆区域大暴雨分析
[J].
王中
;
周毅
.
气象,
2004, (05)
:30-32

王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周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市气象台
[3]
广东“5.24”暴雨的湿有效能量分析
[J].
周海光
;
刘延英
;
石定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6)
:859-864

周海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北京 ,北京

刘延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北京 ,北京

石定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北京 ,北京
[4]
华南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与集合预报试验
[J].
陈静
;
薛纪善
;
颜宏
.
气象学报,
2003, (04)
:432-446

陈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薛纪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颜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
用TRMM资料研究江淮、华南降水的微波特性
[J].
吴庆梅
;
程明虎
;
苗春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206-214

吴庆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程明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苗春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局
[6]
1998年南海及其附近地区夏季风的爆发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J].
徐国强
;
朱乾根
;
冉玉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5)
:535-549

徐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朱乾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冉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J].
孙健
;
赵平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2, (03)
:333-342

孙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中高层湿-比有效能量与雹云发生发展
[J].
许晨海
;
孔燕燕
;
张纪淮
;
阎明星
;
杨大生
;
王干元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1)
:122-124

许晨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孔燕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纪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阎明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杨大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王干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9]
华南暴雨中云物理过程的数值研究
[J].
王鹏云
;
阮征
;
康红文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1)
:78-87

王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阮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康红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0]
卫星遥感地表植被及其在华南暴雨中尺度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试验
[J].
王鹏云
;
肖乾广
;
林永辉
;
肖岚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1, (03)
:287-296+386

王鹏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肖乾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林永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肖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