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政策、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

被引:25
作者
李湛 [1 ]
张良 [1 ,2 ]
罗鄂湘 [3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
[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3]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科技创新; PLS通径模型; 政策效应; 对比分析; 雷达图;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9.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 ; 120202 ;
摘要
将科技创新政策归纳为六种类型,建立三阶段通径模型,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不同创新阶段能力及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类创新政策对于企业创新产业化实现的路径影响存在异质性,财政政策、外部规范性政策只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金融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中间转化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知识产权政策对创新基础投入能力及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产生直接正向影响;税收政策、人才政策对企业创新三个阶段均产生直接正向影响。且六类科技创新政策整体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效应大小依次是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中间转化能力、创新产业化实现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Government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suggested typology[J] . Wilfred Dolfsma,DongBack Seo.Technovation . 2013 (6-7)
[12]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on policies through projects successfully [J].
Kapsali, Maria .
TECHNOVATION, 2011, 31 (12) :615-626
[13]  
Do public subsidies stimulate private R&D spending?[J] . Xulia González,Consuelo Pazó.Research Policy . 2007 (3)
[14]  
PLS path modeling[J] . Michel Tenenhaus,Vincenzo Esposito Vinzi,Yves-Marie Chatelin,Carlo Lauro.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 2004 (1)
[15]   用技术整合理论与方法解决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探讨 [J].
申长江 ;
王玲 ;
雷家骕 .
中国软科学, 2008, (09) :54-64
[16]   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实证研究(1978-2006) [J].
彭纪生 ;
孙文祥 ;
仲为国 .
科研管理, 2008, (04) :134-150
[17]   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基于我国289项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 [J].
刘凤朝 ;
孙玉涛 .
中国软科学, 2007, (05)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