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夏大豆(G.max)初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

被引:28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常汝镇
吕文河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初选核心种质; 黄淮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代表性是衡量核心种质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用 4 92 3份黄淮夏大豆种质以及从中选出的 4 2 8份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为实验材料 ,比较两者的农艺性状差异 ,目的是检测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种质对其总体的代表性 ,为大豆核心种质构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初选核心种质的种皮色、花色、茸毛色等 9个质量性状的不同表现型频率和 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等参数 ,与黄淮夏大豆总体资源基本一致。 14个农艺性状Shannon 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测验 ,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与总体差异不显著 ;对 9个质量性状频率分布进行χ2 测验 ,二者差异不显著 ,初步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 [J].
邱丽娟 ;
曹永生 ;
常汝镇 ;
周新安 ;
王国勋 ;
孙建英 ;
谢华 ;
张博 ;
李向华 ;
许占有 ;
刘立宏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12) :1442-1449
[2]   中国小豆种质资源核心样品的初步建立 [J].
王述民 ;
曹永生 ;
胡家蓬 .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35-40
[3]   普通小麦核心种质抽样方法的比较 [J].
刘三才 ;
曹永生 ;
郑殿升 ;
宋春华 ;
陈梦英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42-45
[4]   中国芝麻资源核心收集品研究 [J].
张秀荣 ;
郭庆元 ;
赵应忠 ;
冯祥运 ;
周明德 ;
Toby Hodgkin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3) :49-55
[5]  
Selecting a Peruvian sweetpotato core collection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eco-geographical, and disease and pest reaction data[J] . Z. Huamán,C. Aguilar,R. Ortiz.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9 (5)
[6]  
Evaluation of five strategies for obtaining a core subset from a large genetic resource collection of durum wheat[J] . P. L. Spagnoletti Zeuli,C. O. Qualset.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3 (3)
[7]  
Allozyme and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outcrossing rate and core collection formation in lentil germplasm[J] . W. Erskine,F. J. Muehlbauer.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