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71
作者:
赵亚丽
[1
,2
,3
]
薛志伟
[1
]
郭海斌
[1
,4
]
穆心愿
[1
]
李潮海
[1
,2
,3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3]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农作物;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干物质积累;
影响因素;
根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明耕作方式、秸秆还田以及二者交互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农田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裂区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常规翻耕、深翻、深松)与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对周年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相关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温度、水分、紧实度、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两因素的互作效用,以及土壤物理性状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深耕(深翻和深松)显著增加了全年土壤呼吸速率;秸秆还田增加了冬小麦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却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季的土壤呼吸速率;深耕+秸秆还田可使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土壤呼吸速率分别增加41.9%和21.0%。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土壤紧实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且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相关系数最大。深耕与秸秆还田交互使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34.9%和38.2%,根系干质量密度分别提高45.0%和39.4%,故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深翻或深松是黄淮海地区适宜的耕作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黄淮海地区科学有效的土壤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