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成烃的成因与评价

被引:30
作者
刘德汉
傅家谟
肖贤明
陈德玉
耿安松
孙永革
王云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 共聚焦激光扫描; 13C NMR; 煤成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对煤中壳质组、微壳质体的定量观测和煤与煤岩组分的13CNMR分析测定,以及煤岩显微组分的热演化生烃模拟实验结果,讨论了煤的富氢组分与煤的大分子结构中甲基、α亚甲基,次甲基含量对煤成液态烃和气态烃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针对低演化烟煤阶段煤成气与油的评价指标。由于我国多数含煤盆地是以富含镜质组和惰质组的腐殖煤为主,因此决定了含煤盆地的油气勘探方向主要是煤成天然气。只有少数含煤盆地的含煤岩系中,广泛存在壳质组和微壳质组含量较高的煤分层,才具有煤成油的实际勘探前景,如吐哈盆地等。图3表4参22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性能与中部长庆气田气源成因研究 [J].
刘德汉 ;
付金华 ;
郑聪斌 ;
肖贤明 ;
米敬奎 .
地质学报, 2004, (04) :542-550+581
[2]   中国煤层气可利用经济储量预测与发展前景 [J].
王红岩 ;
张建博 ;
刘洪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5-17
[3]   煤成气研究促进中国天然气储量迅速增加 [J].
夏新宇 ;
秦胜飞 ;
卫延召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17-20
[4]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 [J].
刘德汉 ;
张惠之 ;
戴金星 ;
盛国英 ;
肖贤明 ;
孙永革 ;
申家贵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04) :346-352
[5]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系油气形成(之一) [J].
陈建平 ;
赵文智 ;
秦勇 ;
罗平 ;
孟繁有 ;
赵长毅 ;
杨福忠 ;
朱兴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3) :17-21+3+9
[6]   吐哈盆地及二连盆地侏罗系煤微类脂组分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研究及油气意义 [J].
刘德汉,孙永革,申家贵,傅家谟,盛国英,王昌桂,龙道江 .
地球化学, 1996, (04) :309-316+409-411
[7]   吐-哈盆地煤中基质镜质体生烃潜力与特征 [J].
赵长毅 ;
何忠华 ;
程克明 ;
金奎励 ;
陈中凯 .
科学通报, 1994, (21) :1979-1981
[8]   煤和烃源岩镜质体中超微类脂体检出及意义 [J].
王飞宇 ;
傅家谟 ;
刘德汉 ;
史国顺 ;
雷加锦 .
科学通报 , 1993, (02) :151-154
[9]  
煤成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戴金星等主编, 2000
[10]  
吐哈盆地侏罗系煤成烃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昌桂等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