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居民自治的再建构

被引:13
作者
徐琴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弱自治; 社会联结; 社会自主性; 再建构;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4.022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实地观察发现,"村转居"社区并不天然地更利于自治,其实际的治理状况经常表现为典型的弱自治特征。由于村转居社区一般是城市化进程对村庄进行了改造、并在行政整合的外力建构下形成的,原来的行政村所实施的村民自治主要基于村民之间共同的经济联结而不是社会自主性,决定了行政村的自治传统基本不具备可继承性。因此,对于村转居社区的治理方式,应理性地定位于"有限自治",并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以培育居民社会联结和社会自主性为目标的再建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村改居”中的社区自治与居民参与 [J].
李菁怡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4) :90-93+100
[2]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撤村建居”型社区治理——以杭州的实践为例 [J].
陈建胜 .
调研世界, 2010, (11) :29-31
[3]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村改居”社区治理 [J].
丁煌 ;
黄立敏 .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0, (03) :36-39
[4]   “村改居”社区转型期自治模式探微——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 [J].
万雪芬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02) :28-31
[5]   城市边缘地带“村改居”后的“村民自治”研究——基于济南市的调查 [J].
高灵芝 ;
胡旭昌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09) :108-112
[6]   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 [J].
陈伟东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 (01)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