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9
作者
刘晓霞 [1 ]
杨静 [1 ]
韩如智 [2 ]
机构
[1] 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内科
[2] 海兴县医院心电图室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中青年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07—2008年于我院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40例,其中老年患者(老年组)210例,中青年患者(中青年组)1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介入治疗后安全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带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老年组患者的肌酐(Cr)、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中青年组,谷氨酰转肽酶(GGT)、三酰甘油(TG)、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中青年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FIB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老年组三支病变者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不同表现类型在老年组及中青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中青年组增多,其中出血、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也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临床实验室指标上及临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提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治疗方案应存在一定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082 / 20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J].
孙飞 ;
马向红 ;
李广平 ;
黄群 .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3) :1469-1471
[2]   高龄老年患者择期冠脉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 [J].
范成辉 ;
朱军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10, 10 (05) :289-292
[3]   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 [J].
钟东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02) :9-11
[4]   冠心病患者PCI预后的影响因素 [J].
于圣永 ;
龚觉晓 ;
张一炎 ;
谷明林 ;
娄彬 .
江苏医药, 2009, 35 (10) :1125-1128
[5]   青年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策 [J].
范晓华 ;
孙建霞 ;
周翠娥 .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18) :84+92-84
[6]   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J].
刘莹 ;
陈庆伟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 (03) :408-413
[7]   中国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 [J].
杨艳敏 ;
朱俊 ;
谭慧琼 ;
梁岩 ;
章晏 ;
李建东 ;
刘力生 ;
CREATE中国课题组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31) :2176-2182
[8]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进展[J]. 普顺华,喻卓.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9 (03)
[9]  
Clinical, procedural, and pharmacologic correlates of acute and subacute stent thrombosis: 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case-control study with 145 thrombosis events[J] . Michael J. Rinaldi,Ajay J. Kirtane,Robert N. Piana,Ronald P. Caputo,Paul C. Gordon,John J. Lopez,Harold L. Dauerman,Thomas J. Ryan,Francis J. Kiernan,Donald E. Cutlip,Kalon K.L. Ho,C. Michael Gibson,Sabina A. Murphy,David J. Cohen.American Heart Journal . 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