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2段三角洲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王华 [1 ]
郑荣才 [2 ]
周祺 [2 ]
李凤杰 [2 ]
魏钦廉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北项目经理部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砂体; 储层预测; 长北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北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北部,下二叠统山西组为一套碎屑沉积,自上而下被划分为山1(P1s1)和山2(P1s2)等2个岩性段,其中山2段是长北气田主力产层。在岩心描述、岩矿分析及测井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山2段属于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在长北气田范围内,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次为前缘亚相,其广泛发育的分流河道砂体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文中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技术方法,详细描述了山2段砂体的展布特征,为储层预测和描述提供了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隐蔽油气藏的概念与分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张俊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1-8
[2]   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J].
武明辉 ;
张刘平 ;
陈孟晋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477-479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 [J].
张晓莉 ;
谢正温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6) :24-27+104
[4]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山西组2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李士祥 ;
胡明毅 ;
李霞 ;
许健 ;
吴江平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31-36
[5]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河流相砂体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J].
郑荣才 ;
柯光明 ;
文华国 ;
高红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41-647
[6]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J].
郑荣才 ;
文华国 ;
梁西文 .
矿物岩石, 2002, (04) :66-74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物源分析 [J].
席胜利 ;
王怀厂 ;
秦伯平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21-24+10
[9]  
杨俊杰著.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