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分析在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吕晓丽 [1 ]
付青 [2 ]
机构
[1] 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大学生; 亚健康; 危险性分析; 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亚健康状况在大学生中已经相当普遍,并且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应用危险性分析方法,描述了亚健康状况的危害特征及暴露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亚健康的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亚健康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从亚健康向健康的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J].
刘琴 .
时珍国医国药, 2005, (06) :574-575
[2]   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J].
王英 ;
陈清 .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09) :738-740
[3]   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J].
范存欣 ;
马绍斌 ;
王惠苏 ;
吴赤蓬 ;
刘国宁 ;
不详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5, (04) :10-11
[4]  
大学生亚健康探析[J]. 李超雄.贵州体育科技. 2005(01)
[5]  
大学生亚健康探析[J]. 李超雄.贵州体育科技. 2005 (01)
[6]   248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 [J].
汤仕忠 ;
申红静 ;
蔡雄鑫 .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01) :34-35
[7]   大学新生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J].
乐虹 ;
吴均林 ;
王春荣 ;
张水兵 ;
不详 .
医学与社会 , 2004, (03) :13-15
[8]   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J].
朱丽 ;
王声湧 ;
范存欣 ;
肖永杰 ;
欧传峰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5) :91-92
[9]   关于亚健康状态的躯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调查研究 [J].
玉井秀明 .
天津中医药, 2003, (02) :69-71
[10]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J].
董莉 ;
董玉整 .
医学与哲学, 2001, (12)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