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基于中国钢铁企业的分析

被引:17
作者
马红旗 [1 ]
申广军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产能过剩; 要素利用率; TFP增长率; 钢铁行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31 []; F406.7 [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02 ;
摘要
要素充分使用是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一个重要潜在假设,但在现实经济中一些关键行业经常产能过剩。本文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钢铁企业的微观数据测算其产能和要素利用率,并计算要素闲置给TFP估算带来的偏差。研究发现,忽略产能过剩会低估钢铁企业TFP增长率5.9个百分点。将TFP增长率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相对前沿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及规模效应后,我们发现TFP增长率低估主要源自规模效应的低估。钢铁行业是政府对市场准入重点规制的行业,忽视产能过剩将会妨碍认识钢铁行业的真实状况,影响政府规制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9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1]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
[32]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
孟令杰 ;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22
[33]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34]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经济研究, 2005, (03) :4-15
[35]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J].
易纲 ;
樊纲 ;
李岩 .
经济研究, 2003, (08) :13-20+90
[36]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J].
张军 ;
施少华 .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17-24
[37]   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 [J].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3-6
[38]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及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由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谈起 [J].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9, (05)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