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与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天宏
肖泽萍
王兰兰
戴云飞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人格障碍; 童年创伤经历; 就诊者; 虐待; 忽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1 [人格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研究人格障碍患者童年创伤经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1511例就诊者,用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对其中1402例进行筛查,结果阳性的986例被试用轴Ⅱ人格障碍临床访谈(SCID-Ⅱ)和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进行研究。结果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总分与3群人格障碍呈正相关,以B群的相关性最强(r=0.312,P<0.01)。CTQ5个因子在偏相关分析中,B群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呈正相关,A群与情感虐待相关(r=0.139,P<0.01),C群则与各种童年创伤经历均无显著相关性;人格障碍及对照组之间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及情感忽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均进入A群和B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A群0.135和0.119,B群0.200和0.084),情感忽视进入C群人格障碍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为0.103)。结论童年时期的创伤虐待是人格障碍易感的危险因素,对B群人格障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群的人格障碍在童年创伤经历上各有特点。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强迫症患者童年创伤及家庭环境因素的对照研究[J]. 郑会蓉,傅锦华,李凌江.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 (11)
[2]   B群人格障碍与童年期被虐待经历的关系 [J].
于宏华 ;
傅文青 ;
姚树桥 ;
曹文胜 ;
陈晓阳 ;
张茜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6) :388-391
[3]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SCID-Ⅱ)第2版的信度和效度 [J].
戴云飞 ;
肖泽萍 ;
王振 ;
张海音 ;
陈珏 ;
邹政 ;
何燕玲 ;
赵介城 ;
张明园 .
上海精神医学, 2006, (01) :1-4
[4]   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傅文青 ;
姚树桥 ;
于宏华 ;
赵幸福 ;
李茹 ;
李英 ;
张艳青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01) :40-42
[5]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DQ-4+)在中国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杨蕴萍 ;
沈东郁 ;
王久英 ;
杨坚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03) :165-168
[6]   小学生冲动性人格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 [J].
朱相华 ;
陈巧真 ;
乔娟 ;
梁光利 ;
左晓伟 ;
王成东 ;
李娇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07, (11)
[7]  
Etiological patterns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J] . William G. Herron,Rafael Art Javier,Jeffrey Cicone.Journal of Social Distress and the Homeless . 19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