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对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尹姗 [1 ,2 ]
冯娟 [1 ]
李建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北半球环状模; 极端低温; 负相关; 欧亚雪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1959—2008年前冬(12—3月)北半球环状模与春季(3—5月)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关系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前冬北半球环状模与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存在显著负相关。当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偏强时,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上空对流层高、低层分别出现位势高度的负、正异常,对应异常的下沉增温,东北冷涡偏弱,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偏少,强度偏弱;反之,当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偏弱时,春季该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频次偏多,强度偏强。进一步研究表明,欧亚雪盖在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对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的影响中起到潜在的桥梁作用,当前冬北半球环状模偏强(偏弱)时,同期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偏暖(偏冷),欧亚雪盖面积较小(较大)。另外,欧亚雪盖面积异常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可以从前冬持续到春季。因此,当前冬欧亚雪盖面积较小时,春季欧亚雪盖面积也偏小,且对应春季东北冷涡强度偏弱,中国东部北方地区地表气温偏高,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频次偏少,强度偏弱;反之亦然。前冬北半球环状模与春季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的负相关关系为预测中国东部北方地区春季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前期信号。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不对称关系 [J].
徐寒列 ;
李建平 ;
冯娟 ;
毛江玉 .
气象学报, 2012, 70 (06) :1276-1291
[2]   前冬南半球环状模对春季华南降水的影响及其机理 [J].
郑菲 ;
李建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1) :3542-3557
[3]   月内尺度北半球环状模水平和垂直活动特征分析 [J].
李晓峰 ;
李建平 .
气象学报, 2011, 69 (06) :1046-1061
[4]   东北冷涡及其气候影响 [J].
胡开喜 ;
陆日宇 ;
王东海 .
大气科学, 2011, 35 (01) :179-191
[5]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J].
周雅清 ;
任国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405-417
[6]   中国极端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回顾与展望 [J].
任国玉 ;
封国林 ;
严中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4) :337-353
[7]   中国北方冬季极端温度的变化及其与AO相关分析 [J].
丁园圆 ;
缪启龙 ;
王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5) :95-101
[8]  
Homogenized Daily Mean/Maximum/Minimum Temperature Series for China from 1960-2008[J]. LI Zhen 1,2 and YAN Zhong-Wei 1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Climate-Environment in Temperate East Asia,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09(04)
[9]   南、北半球环状模月内活动的主要时间尺度 [J].
李晓峰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215-231
[10]   7个IPCC AR4模式对中国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模拟能力的评估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J].
江志红 ;
陈威霖 ;
宋洁 ;
王冀 .
大气科学, 2009, (01) :10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