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新活动廊道的开辟和利用

被引:18
作者
林柳 [1 ]
朱文庆 [1 ]
张龙田 [1 ]
冯利民 [1 ]
王利繁 [2 ]
陶庆 [2 ]
张立 [1 ]
机构
[1] 教育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
[2]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亚洲象; 廊道; 人象冲突; 盗猎; 跨境;
D O I
10.16829/j.slxb.2008.04.001
中图分类号
S863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利用村寨访问、痕迹追踪和3S技术,对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亚洲象种群活动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尚勇亚洲象的活动区域包括尚勇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保护区西部的上中良、曼粉、河图和南平等村寨的部分集体林以及由河图、南平延伸,途经田房,龙匡和咖啡二队直至老挝境内的狭长廊道,总面积约395km2。廊道长约17km,呈"S"形,两端宽中间窄,最窄处约0.66km,廊道内天然林面积仅占37.6%,且呈不连续分布。至2006年12月,记录亚洲象经由该廊道的跨境活动共6次,象群不仅利用此廊道在不同栖息地之间来回活动,而且还以廊道内的天然林或橡胶林为庇护所,取食周围的农作物。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人类活动和盗猎威胁是导致亚洲象在此区域内活动并最终开辟新活动廊道的原因。在勐养、勐腊和尚勇保护区以及中国老挝之间建立生态走廊带,严厉打击盗猎和科学的栖息地管理是恢复和增大亚洲象生存空间,缓解人象冲突,更好地保护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西双版纳三岔河地区野生亚洲象的个体识别、种群数量和活动特点 [J].
袁志强 ;
张立 .
兽类学报, 2006, (04) :359-367
[2]   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3S技术规划亚洲象生态走廊带初探 [J].
林柳 ;
冯利民 ;
赵建伟 ;
郭贤明 ;
刀剑红 ;
张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05-409
[3]   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觅食行为 [J].
国艳莉 ;
张立 ;
董永华 .
兽类学报, 2006, (01) :54-58
[4]   西双版纳尚勇亚洲象的食物组成与取食生态(英文) [J].
陈进 ;
邓晓保 ;
张玲 ;
白智林 .
生态学报, 2006, (02) :309-316
[5]   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 [J].
冯利民 ;
张立 .
兽类学报, 2005, (03) :229-236
[6]   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 [J].
张立 ;
王宁 ;
王宇宁 ;
马利超 .
兽类学报, 2003, (03) :185-192
[7]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恺主编, 2003
[8]   'China' [J].
Lewis, Anna Sian .
POETRY WALES, 2006, 42 (02) :17-18
[9]   Linking two elephant refuges with a corridor in the communal lands of Zimbabwe [J].
Osborn, FV ;
Parker, GE .
AFRICAN JOURNAL OF ECOLOGY, 2003, 41 (01) :68-74
[10]  
Elephant corridors in India: lessons for other elephant range countries[J] . A. J. T. Johnsingh,A. Christy Williams.Oryx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