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0年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50
作者
周伟 [1 ]
牟凤云 [1 ]
刚成诚 [2 ]
官冬杰 [1 ]
何锦峰 [1 ]
李建龙 [3 ]
机构
[1] 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3]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草地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动态; 气温; 降水量; 耦合关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论文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光能利用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模拟了1982—2010年中国草地NPP,进而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水热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1982—2010年中国草地年平均NPP为282.0 g C m-2a-1,年总NPP的多年平均值为988.3 Tg C;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2)近30年中国草地NPP增加速率为0.6 g C m-2a-1,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中国草地总面积的67.2%;总体上,中国草地NPP呈极显著和显著增加的比例(35.8%、8.0%)大于呈极显著和显著减少的比例(5.8%、4.8%);NPP明显增加的区域主要包括青藏高原西部、阿拉善高原、新疆西部;明显降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不同年代际和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变化趋势差异明显。(3)草地NPP与降水量的相关性高于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同草地类型NPP对气温、降水量的响应程度不同,其中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草甸草原的NPP与降水量均达到显著正相关(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4335 / 43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J].
穆少杰 ;
李建龙 ;
陈奕兆 ;
刚成诚 ;
周伟 ;
居为民 .
地理学报, 2012, 67 (09) :1255-1268
[2]   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 [J].
殷贺 ;
李正国 ;
王仰麟 ;
蔡福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653-661
[3]   内蒙古草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J].
龙慧灵 ;
李晓兵 ;
王宏 ;
魏丹丹 ;
张程 .
生态学报, 2010, 30 (05) :1367-1378
[4]   基于CASA模型的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模拟 [J].
张峰 ;
周广胜 ;
王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4) :786-797
[5]   气候变化对中国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阳小琼 ;
宋国宝 .
科学通报, 2007, (21) :2535-2541
[6]   藏北高寒草地NPP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J].
高清竹 ;
万运帆 ;
李玉娥 ;
盛文萍 ;
江村旺扎 ;
王宝山 ;
李文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612-4619
[7]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ANPP of four types of grasslands in northern China[J]. GUO Ran1, WANG Xiao-ke1,, OUYANG Zhi-yun1, LI Ying-nian2(1. Key Lab of Systems Ec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Northwest Institute of Plateau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ning 810001,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6(05)
[8]  
SIMULATION OF MAXIMUM LIGHT USE EFFICIENCY FOR SOME TYPICAL VEGETATION TYPES IN CHINA[J]. ZHU Wenquan1, PAN Yaozhong1, HE Hao1, YU Deyong1 & HU Haibo2 1.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2. 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04)
[9]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10]   内蒙古羊草草原植物群落地上初级生产力时间动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J].
王玉辉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4, (06) :1140-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