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408
作者
朴世龙
方精云
贺金生
肖玉
不详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草地; 空间分布; NDVI; 生物量; 碳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它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中国草地资源清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的遥感影像 ,建立了基于最新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的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估测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当年最大NDVI值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 ,两者可以用幂函数很好地拟合 (R2 =0 .71,p<0 .0 0 1)。我国草地植被总地上生物量为 14 6 .16TgC(1Tg =10 12 g) ,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总地下生物量为 898.6 0TgC ,是地上生物量的 6 .15倍 ;而总生物量是 10 4 4 .76TgC ,占世界草地植被的 2 .1%~ 3.7% ,其平均密度约等于315 .2 4gC·m-2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草地植被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水平分布趋势为 :东南地区高 ,西北地区低 ,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 ;从垂直分布看 ,在海拔 135 0m和 375 0m处分别出现了波谷和波峰 ,与我国特有的三级阶梯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 ,我国草地植被生物量为森林的 1/4左右 ,显著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说明我国草地在碳平衡中的贡献相对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RS和GIS的甘南草地生产力估测模型构建及其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式的确立 [J].
王兮之 ;
杜国桢 ;
梁天刚 ;
戴若兰 ;
王刚 .
草业学报, 2001, (02) :95-102
[2]   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J].
谢高地 ;
张钇锂 ;
鲁春霞 ;
郑度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1) :47-53
[3]   利用气象卫星AVHRR资料监测新疆北部天然草地牧草产量 [J].
黄敬峰 ;
王秀珍 ;
蔡承侠 ;
胡新博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2) :123-127
[4]   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 [J].
王绍强 ;
周成虎 ;
罗承文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3) :238-244
[5]   利用NOAA—CCT估算内蒙古草场产草量的原理和方法 [J].
徐希孺 ;
金丽芳 ;
赁常恭 ;
周嗣松 ;
张猛 .
地理学报, 1985, (04) :333-346
[6]  
Higher northern latitud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growing season trends from 1982 to 1999[J] . C. J. Tucker,D. A. Slayback,J. E. Pinzon,S. O. Los,R. B. Myneni,M. G. Tayl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