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特点研究——兼谈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20
作者
王有智 [1 ]
沈德立 [2 ]
欧阳仑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2]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 中学生;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2008.03.04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对2506名初中生、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测评分析,探讨中学生适应状态与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动力系统、自我、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和应对风格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中生;男生的认知风格倾向于依赖场景,比较灵活、独立和有冒险性,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在、稳定、可控和整体,女生的动力系统显著强于男生;城市中学生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和自我方面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其应对策略和方法比较灵活多变;一般学校学生的适应状态、人际素质和个性素质显著高于重点学校学生;不同类型中学生在心理健康素质各维度构成因子方面也表现出一定差异。提示个性素质、自我、人际素质、应对风格和动力系统等协调发展,对培养和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改善适应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514 / 5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 [J].
师保国 ;
雷雳 .
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0) :23-27
[2]   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J].
王道阳 ;
姚本先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08) :53-55
[3]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J].
沈德立 ;
马惠霞 ;
白学军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01) :107-111
[4]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信效度再研究 [J].
沈德立 ;
马惠霞 ;
白学军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04) :241-245
[5]   潍坊市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J].
刘万里 .
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1) :38-39+41
[6]   论心理健康素质 [J].
沈德立 ;
马惠霞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04) :567-571
[7]   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段佳丽 ;
车宏生 ;
吕若然 .
中国校医, 2004, (04) :302-306
[8]   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J].
王小新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05) :343-343
[9]   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 [J].
樊富珉 ;
王建中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04) :26-32
[10]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附视频 [J].
林崇德 .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00, (01)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