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程教育比较研究回顾与思考

被引:11
作者
李曼丽
机构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三十年; 国外工程教育研究; 回顾与思考;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08.03.001
中图分类号
TB1-4 [];
学科分类号
08 ;
摘要
本文就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国外工程教育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探讨(仅就大陆地区),力争总结学界对国外工程教育研究取得的成绩,并以此为例,申说以往学界在工程教育研究上的得与失,以求对思考如何深化我国工程教育研究和改革有所助益。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71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MIT工程教育的办学意识 [J].
陈希 ;
郑大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 (01) :30-34
[22]   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新动向 [J].
顾建民,王沛民 .
比较教育研究, 1996, (06) :36-40
[23]   MIT工程教育的几次重大变革 [J].
陈希 ;
郑大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6, (02) :41-45+51
[24]   “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J].
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 .
中国高等教育, 1996, (03) :39-41
[25]   高等工程教育意欲何往──兼评美国最新三个工程教育报告 [J].
王沛民,顾建民 .
高等教育研究, 1996, (01) :40-44
[26]   80年代MIT校长保罗·格雷的教育思想 [J].
肖咏梅,曾晓萱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4, (01) :97-102
[27]   MIT的奠基者——W.B.罗杰斯及其工程教育思想 [J].
曾晓萱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3, (02) :57-66
[28]   128号公路创造发明的摇篮——MIT [J].
曾晓萱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2, (04) :71-80
[29]   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 [J].
张成林 ;
曾晓萱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8, (01) :17-35
[30]   从比较中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清华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类课程设置比较 [J].
王孙禺 ;
曾晓萱 ;
寇世琪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88, (01)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