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森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19
作者
马炜
孙玉军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模型估算; 粗木质残体; 尺度转换; 遥感反演;
D O I
10.13348/j.cnki.sjlyyj.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对乔木层、林下植被、凋落物、粗木质残体、根系以及区域尺度的生物量研究进行了总结,概述了直接收获法、回归模型、平均换算因子法等常见的森林生物量估测方法。最后提出当前我国在研究重点分布、基础数据采集以及空间尺度转换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森林生物量研究在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季节变化 [J].
杨秀云 ;
韩有志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 (04) :37-40
[2]   南亚热带丘陵3种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 [J].
曾小平 ;
蔡锡安 ;
赵平 ;
饶兴权 ;
邹碧 ;
周丽霞 ;
林永标 ;
傅声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6) :148-152
[3]   过去50年中国竹林碳储量变化 [J].
陈先刚 ;
张一平 ;
张小全 ;
郭颖 .
生态学报, 2008, (11) :5218-5227
[4]   广西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 [J].
温远光 ;
陈放 ;
刘世荣 ;
梁宏温 ;
元昌安 ;
朱宏光 .
林业科学, 2008, (04) :14-19
[5]   基于遥感植被生物量估算模型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综述 [J].
徐小军 ;
杜华强 ;
周国模 ;
范文义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8, (02) :239-247
[6]   千烟洲湿地松中幼林树冠生物量及生长量分析 [J].
涂洁 ;
刘琪璟 ;
简敏菲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02) :206-210
[7]   小陇山油松林乔木层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 [J].
程堂仁 ;
冯菁 ;
马钦彦 ;
冯仲科 ;
张宋智 .
生态学杂志, 2008, (03) :317-322
[8]   森林生物量模型综述 [J].
王维枫 ;
雷渊才 ;
王雪峰 ;
赵浩彦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8, (02) :58-63
[9]   地统计学方法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估测中的应用 [J].
孙志虎 ;
牟长城 ;
张彦东 .
生物数学学报, 2007, (04) :703-710
[10]   我国落叶松林生物量碳计量参数的初步研究 [J].
罗云建 ;
张小全 ;
侯振宏 ;
于澎涛 ;
朱建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6) :11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