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伐对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特征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李卫松 [1 ]
毛军 [2 ]
查同刚 [3 ]
王海燕 [1 ]
李旭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2]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凋落物; 间伐;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
D O I
10.16843/j.sswc.2015.05.007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为探讨间伐对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特征的长期影响,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间伐强度分别为0(对照)、20%、30%和40%4种处理的20块样地进行土壤和凋落物样品的采集和测定,分析不同间伐处理间凋落物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凋落物现存量为51.44~181.60 t/hm2,持水量为20.33~47.27 t/hm2,凋落物C与N质量比介于61~72之间,其N、P和K质量分数在不同间伐强度间呈现不同顺序,C质量分数随间伐强度增加逐渐增大;但不同间伐强度之间的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率和养分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2)凋落物的现存量、持水量及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养分全量的相关性在不同间伐强度的近天然落叶松+云杉+冷杉混交林间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表明间伐不对凋落物特征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构成主要影响。3)间伐27年后,不同间伐强度间凋落物特征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间伐时间较长,间伐的影响逐渐减弱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内蒙古草原凋落物分解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响应 [J].
孙晓芳 ;
黄建辉 ;
王猛 ;
韩兴国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4) :397-405
[12]   东莞大岭山七种林分凋落物持水量的时空特征 [J].
林观土 ;
彭彬霞 ;
韩锡君 ;
郭乐东 ;
徐庆华 .
广东林业科技, 2009, 25 (03) :20-24
[13]   天然林择伐10年后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含量 [J].
周新年 ;
巫志龙 ;
郑丽凤 ;
蔡瑞添 ;
罗积长 ;
林海明 .
林业科学, 2008, (10) :25-28
[14]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5]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 [J].
许晓静 ;
张凯 ;
刘波 ;
兰长春 ;
徐小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4) :108-114
[16]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 [J].
李春义 ;
马履一 ;
徐昕 .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06) :27-32
[17]   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云冷杉混交林的影响 [J].
雷相东 ;
陆元昌 ;
张会儒 ;
张则路 ;
陈晓光 .
林业科学, 2005, (04) :78-85
[18]   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 [J].
胡建伟 ;
朱成秋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3) :65-67
[19]   落叶松人工林凋落物与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J].
陈立新 ;
陈祥伟 ;
段文标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23-28
[20]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效应及其模型研究 [J].
杜纪山 ;
唐守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1996, (01) :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