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质量识别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和价格决策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古川
罗峦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质量识别; 农产品供应链; 质量投入; 价格制定; Stackelberg博弈;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6.12.019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识别会影响农业企业的经营决策。本文把农产品市场假设为质量不能被识别和能够被识别的两种情况,应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供应链的质量投入和产品定价,研究表明:质量不能被识别时,质量投入和产品价格受到价格弹性影响,价格敏感时可能形成低质低价的局面;质量可被识别时,质量和定价都随质量识别能力提高而增加,且生产商主导时质量投入和价格较高,而集成决策企业会根据市场规模进行质量投入,此时有益于形成高质高价的良性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质量安全背景下可追溯亚热带水果消费行为范式:购买经历的调节作用 [J].
张蓓 ;
林家宝 .
管理评论, 2015, 27 (08) :176-189+212
[2]   食品安全事件后消费者购买意向波动研究:基于恐惧管理双重防御的视角 [J].
李玉峰 ;
刘敏 ;
平瑛 .
管理评论, 2015, 27 (06) :186-196
[4]   “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Nash协商模型 [J].
林强 ;
叶飞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7) :1769-1778
[5]   不同交易模式下公司和农户双边投资行为以及合作社最优规模研究 [J].
浦徐进 ;
范旺达 ;
曹文彬 .
管理评论, 2014, 26 (06) :126-134
[6]   食品安全威胁下“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消费者行为分析与“一家两制”调查 [J].
徐立成 ;
周立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2) :124-135
[7]   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合作博弈问题研究 [J].
刘磊 ;
乔忠 ;
刘畅 .
管理工程学报, 2012, 26 (04) :100-106
[8]   基于实体损耗控制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 [J].
陈军 ;
但斌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03) :54-62
[9]   基于价值损耗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 [J].
但斌 ;
陈军 .
中国管理科学, 2008, (05) :42-49
[10]   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支付意愿的实证研究——以低残留青菜为例 [J].
周应恒 ;
彭晓佳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319-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