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骨折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示踪
被引:16
作者:
段小军
[1
]
杨柳
[1
]
周跃
[2
]
辛榕
[3
]
李起鸿
[1
]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2] 新桥医院骨科
[3] 西南医院病理科
来源: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折;
荧光蛋白;
示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3 [骨折、骨的损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采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标记技术,对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迁移至骨折区域进行示踪,为骨修复中干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创造条件。方法EGFP标记日本大耳白兔MSCs,部分标记细胞经成骨诱导培养后检测其细胞表型。另取日本大耳白兔18只制成双侧尺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只,分别于术前24h、术后1和24h,将扩增的标记MSCs和未标记MSCs以1×107个/kg剂量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耳缘静脉;术后48h处死动物,取左侧尺骨断端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右侧样本组织固定后行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MSCs培养后分化及表型良好,标记MSCs仍具有较快的增殖能力,经成骨诱导培养后,可表达碱性磷酸酶,并具有钙结节形成能力;兔体内实验术后48h动物均存活,HE染色见骨折断端为血肿组织。术前24h、术后1和24h静脉注入标记细胞后均可在骨断端组织中观察到EGFP阳性细胞,而对照组则未见EGFP阳性细胞。结论兔MSCs经EGFP标记后仍然具有成骨细胞诱导能力;EGFP示踪技术提示,静脉途径给予标记的MSCs可以迁移聚集到骨折区域的血肿组织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