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热力影响机制探讨

被引:55
作者
况雪源
张耀存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东亚副热带; 西风急流; 季节变化; 热力影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1—2000年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急流位置季节变化不仅有明显的南北向移动,6—7月还存在东西方向的突变特征,同时急流轴在北进过程中具有东西向的不一致性,急流中心强度的变化超前于位置的南北移动。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追随急流中心移动的方法,探讨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的热力影响机制,发现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及位置移动与对流层中上层气温南北差异的分布结构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说明急流的季节演变是对辐射季节变化及由于东亚特殊的海陆分布和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而造成纬向不均匀加热的响应。从各热量输送项与急流的关系来看,从冬半年到夏半年的增暖时段,急流中心南北温差减小,急流减弱北进;从夏半年到冬半年的降温时段,急流中心南北温差增大,急流加强南退。热量平流输送的经向差异是造成急流中心南北温差的主要原因,急流跟随热量平流输送最大经向梯度中心位置南北移动。非绝热加热对急流中心的东西移动有引导作用,青藏高原春夏季对对流层中上层强大的加热作用是导致6—7月急流中心位置西移突变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64 / 5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高空急流区内纬向基本气流加速与EP通量的关系 [J].
冉令坤 ;
高守亭 ;
雷霆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5, (03) :409-416
[2]   东亚夏季风活动与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北跳关系的研究 [J].
李崇银 ;
王作台 ;
林士哲 ;
禚汉如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4, (05) :641-658
[3]   青藏高原地表热通量变化及其对初夏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J].
董敏 ;
朱文妹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58-468
[4]   东亚西风急流变化与热带对流加热关系的研究 [J].
董敏 ;
余建锐 ;
高守亭 .
大气科学 , 1999, (01) :63-71
[5]   高空急流加速与低层锋生 [J].
高守亭 ;
陶诗言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1, (02) :11-22
[6]  
表征波与流相互作用的广义E-P通量[J]. 高守亭,陶诗言,丁一汇.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07)
[7]   欧亚地区500百帕上纬向风特征及其与中国天气的关系 [J].
董敏 ;
朱文妹 ;
魏凤英 ;
不详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 1987, (02) :166-173
[8]   东亚的梅雨期与亚洲上空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关系 [J].
陶诗言 ;
赵煜佳 ;
陈晓敏 .
气象学报, 1958, (02) :119-134
[9]   从对流层的温度分析来探讨我国上空冬半年西风环流 [J].
高由禧 .
气象学报, 1952, (Z1) :48-60
[10]  
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M]. -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