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形起伏度的贵州省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凡 [1 ]
赵卫权 [1 ]
张凤太 [2 ]
陈俊竹 [3 ]
机构
[1] 贵州省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2] 贵州省师范学院地理系
[3]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DEM; 空间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分别应用高差、地表面积与投影面积的比值作为指标来衡量贵州省的地形起伏度,并基于此来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对贵州省土地利用的控制性较强,各种用地不能形成规模,彼此交叉分布,空间上垂直分异明显;受地形起伏影响,贵州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结构混乱,土地利用困难、利用率低,土地整理工作难度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37 / 7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DEM的新疆地势起伏度分析 [J].
王玲 ;
吕新 .
测绘科学, 2009, (01) :113-116
[2]   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分析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J].
郭芳芳 ;
杨农 ;
孟晖 ;
张岳桥 ;
叶宝莹 .
中国地质, 2008, (01) :131-143
[3]   基于变点分析的地形起伏度研究 [J].
王玲 ;
同小娟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6) :65-67
[4]   贵州地貌与烤烟生产 [J].
李洪勋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7) :525-528
[5]   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J].
朱红春 ;
陈楠 ;
刘海英 ;
汤国安 .
测绘科学, 2005, (04) :86-88+7
[6]   贵州土地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利用原则附视频 [J].
高雪 .
贵州农业科学, 2002, (03) :74-76
[7]   中国地形起伏度的提取及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刘新华 ;
杨勤科 ;
汤国安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1) :57-59+62
[8]   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 [J].
涂汉明 ;
刘振东 .
测绘学报, 1991, (04) :3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