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冬季阻塞环流与NAO之间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万寒 [1 ,2 ]
罗德海 [2 ]
机构
[1] 温州市气象局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气象系
关键词
阻塞环流; 北大西洋涛动; 大气斜压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首先根据Oman关于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冬季平均值的年际变化挑选出强NAO年,然后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在强NAO年北半球冬季阻塞发生频率和生命期的统计特征,最后通过对强NAO年大气斜压性进行冬季气候平均,合成得到了三个区域(北大西洋、欧洲和北太平洋)对流层平均大气斜压性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北大西洋在NAO负位相时下游阻塞发生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NAO正位相则有利于欧洲长生命阻塞的发生和维持;北太平洋阻塞在NAO负位相发生频率明显更高,在NAO正位相阻塞的平均持续时间更长。大气斜压性随纬度的分布与阻塞的发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过强的大气斜压性会抑制阻塞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615 / 6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全球热带气旋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特征 [J].
马丽萍 ;
陈联寿 ;
徐祥德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2) :147-154
[2]   冬季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变异的关键区 [J].
严华生 ;
万云霞 ;
程建刚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6) :643-650
[3]   1998年夏欧亚阻塞高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陈希 ;
沙文钰 ;
李妍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4) :368-373
[4]   Nino C区秋季海温异常对东亚冬季大气环流的影响 [J].
陈海山 ;
孙照渤 ;
倪东鸿 .
热带气象学报, 2002, (02) :148-156
[5]   北大西洋涛动变率研究进展 [J].
龚道溢 ;
周天军 ;
王绍武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3) :413-420
[6]   夏季东北亚阻塞形势维持时的天气尺度波 [J].
陆日宇 .
大气科学 , 2001, (03) :289-302
[7]   南半球对流层中部大气环流的若干特点 [J].
曲维政 ;
金华 ;
黄菲 ;
王燕宾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2) :155-163
[8]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平洋涛动的演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气候突变 [J].
李崇银 ;
李桂龙 .
科学通报, 1999, (16) :1765-1769
[9]   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波列对夏季东北亚阻塞高压年际变化的影响 [J].
陆日宇 ;
黄荣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5) :52-59
[10]   正压大气波动准共振与中纬低频振荡 [J].
陆维松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1) :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