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遭遇“中国”的变异及其修复

被引:21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关键词
特色法治; 形式法治; 实质法治; 法律方法; 法治的意义中心;
D O I
10.19411/j.cnki.1007-7030.2013.01.00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治在现代中国多少有些生不逢时,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法搞法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关于法治的思索一直在革命思维的框架之中进行,基本是被批判和蔑视的对象;在改革开放以后,法治又遭遇社会转型。经过最近30多年的法治建设,出现这样的格局:在遇到"特色论"以后法治变成了政治;面对单方面"统一论"的意识形态,法律的独立性、权威性则被其他社会因素稀释,法治失去了限制权力的本色;由西方传来的法学所带来的是对法治解构的理论,人们对法治失去了信任,形成了法治只能适应社会的观念,法治好像已经没有了改造、调整社会的功能。在中国搞法治建设,不能只强调法治与社会各要素的统一,还需要在法治与政治、法治与德治、实质法治与形式法治方法之间进行划界,承认法律、法治方法的相对独立性,以使法律和法治更好地发挥调整、改造社会的功能。贯穿全文的是"我要给你讲法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8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从杀威棒看权力腐败.[N].陈良;.学习时报.2012,
[2]   法律方法的界分及其实践技艺 [J].
陈金钊 .
法学, 2012, (09) :8-11
[3]   实质法治思维路径的风险及其矫正 [J].
陈金钊 .
清华法学, 2012, 6 (04) :66-89
[4]   中国改革:顶层设计VS基层探索 [J].
高尚全 ;
吴敬琏 ;
李剑阁 ;
邓清波 .
领导文萃, 2012, (12) :28-30
[5]   当前领导干部六大“观念偏差” [J].
赵树凯 .
领导文萃, 2012, (12) :31-36
[6]   如何拯救社会颓势 [J].
李北方 .
领导文萃, 2012, (12) :23-25
[7]   中国法治的人文道路 [J].
胡水君 .
法学研究, 2012, 34 (03) :24-42
[8]   导致中国改革进程中断的三大绊脚石 [J].
雪珥 .
领导文萃, 2012, (10) :25-27
[9]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J].
顾培东 .
法学研究, 2012, 34 (03)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