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植被状况调查

被引:9
作者
李宗杰
杨彩红
马瑞
齐广平
王立
张丞
宋玲玲
王景功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会宁县; 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状况;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4.01.059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通过对MODIS NDVI数据的解译,结合研究区野外调查资料,对甘肃省会宁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的植被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植被生长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措施,该区植被盖度明显提高,2000—2011年植被NDVI指数增加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7.74%,约4 404.75km2;(2)退耕还林还草区植被群落趋于稳定,且呈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3)严重水土流失的现象得到了遏制,山洪暴发次数明显降低,50个排洪沟暴发山洪的年均值比实施前减少了1/2多,而且山洪的流量和破坏力也明显降低;(4)广大农户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的水土保持效益广泛认同,而且大多数农户的家庭经济收入呈现增加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对水热条件年内变化的响应及其空间特征
    丁明军
    张镱锂
    刘林山
    王兆锋
    杨续超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 507 - 512
  • [2] 农户调查方法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研究中的应用——以皇甫川流域为例
    洪睿
    李波
    崇洁
    郝丽霞
    郝向伟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4) : 995 - 999
  • [3]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以陕西省吴旗县为例
    杨光
    丁国栋
    赵廷宁
    孙保平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2) : 88 - 90+99
  • [4] 从农户调查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路径选择问题
    宋乃平
    刘艳华
    杨洋
    陶燕格
    王磊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1) : 34 - 37+56
  • [5]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以陕西省吴旗县为例
    杨光
    丁国栋
    赵廷宁
    孙保平
    赫登耀
    [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20 - 23
  • [6] 荒漠绿洲NDVI与气候、水文因子的相关分析
    张远东
    徐应涛
    顾峰雪
    潘晓玲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 816 - 821
  • [7] 过去21a中国西北植被覆盖动态监测与模拟
    马明国
    董立新
    王雪梅
    [J]. 冰川冻土, 2003, (02) : 232 - 236
  • [8] 物候对全球变暖响应的研究综述
    方修琦
    余卫红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714 - 719
  • [9] 1983—1992年中国陆地植被NDVI演变特征的变化矢量分析
    陈云浩
    李晓兵
    陈晋
    史培军
    [J]. 遥感学报, 2002, (01) : 12 - 18+81
  • [10] 中国典型植被类型NDVI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李晓兵
    史培军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 379 -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