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乌兰察布市为例

被引:11
作者
孔萌 [1 ]
苏根成 [1 ]
迟文峰 [2 ,3 ]
机构
[1] 不详
[2] 内蒙古师范大学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不详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耕地变化; 遥感; 驱动力; 乌兰察布市;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2.049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采用乌兰察布市1990—2010年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研究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乌兰察布市1990年以来耕地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不同类型的耕地转入转出速度进行计算,并采用空间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乌兰察布市1990—2010年耕地演化的时空过程,探讨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乌兰察布市耕地变化主要是以耕地和草地交替变化为主;1990—2000年期间耕地增加,耕地增加以草地变耕地为主,2000—2010年期间耕地减少,减少的耕地以耕地变草地、林地为主;1995—2005年这10a乌兰察布市耕地变化最为显著,平均动态度为0.55%;人口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和生态工程的实施是乌兰察布市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2+278 +2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