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与斑块稳定的关系
被引:40
作者:
孙璐
韦立新
石怀银
郭爱桃
侯宁
游联璧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 [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比较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态学分布和数量上的差异 ,探讨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的关系。方法 从死亡前有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 5 2例尸检冠状动脉标本中选取晚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组织块共 92 2块 ,以脂质核心面积是否大于斑块面积的 4 0 %为标准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组 (15 3块 )和稳定斑块组 (76 9块 ) ,比较两组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检出率。由两组随机选取各 4 0个组织块进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阳性物质在斑块内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新生血管检出率 (80 4 % )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 (6 6 6 % ,P <0 0 1)。新生血管主要分布在斑块的肩部和基底部 ,纤维帽相对较少 ;不稳定斑块组各部位的新生血管最大密度 [肩部 :(2 2 16± 19 96 )个 /mm2 ,基底部 :(2 1 6 8± 2 0 4 4 )个 /mm2 ,纤维帽 :(3 80± 5 32 )个 /mm2 ]均显著大于稳定斑块组的相应部位 [肩部 :(10 0 4± 11 5 2 )个 /mm2 ;基底部 :(9 6 8± 11 5 2 )个 /mm2 ;纤维帽 :(1 4 8± 2 2 8)个 /mm2 ,P <0 0 5 ]。结论 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新生血管检出率和密度均显著增高 ,提示新生血管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除目前较为公认的脂质核心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