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解霞 [1 ]
郝立宏 [2 ]
高清波 [1 ]
杨佩满 [2 ]
机构
[1] 大连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2] 大连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关键词
中草药; 细胞; 糖蛋白类;
D O I
10.16073/j.cnki.cjcpt.2006.18.004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的耐药及其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多柔比星浓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耐药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观测细胞P-gp的表达。结果:非细胞毒性剂量(320mg/L)川芎嗪能显著降低MCF-7/ADM的IC50(P=0·0031),逆转倍数为2·13倍;且能明显增加耐药细胞ADM的浓度(P=0·0042)和凋亡率(P=0·0026);320mg/L川芎嗪使耐药细胞的P-gp表达率由(90·6±0·41)%降低至(69·1±1·65)%。结论:川芎嗪具有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可能与抑制该细胞P-gp的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68 / 13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复方三根制剂对MDR细胞株K562/ADR和K562/VCR逆转作用的研究 [J].
谢长生 ;
周维顺 ;
冯正权 ;
郭勇 ;
吴良村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3, (04) :26-30
[2]   川芎嗪和维拉帕米纠正阿霉素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抗药性 [J].
胡艳平 ;
刘健 ;
王庆端 ;
叶启霞 ;
张覃沐 .
药学学报, 1993, (01)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