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18
作者
安红艳
时志强
张慧娟
曾德勇
张华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沙溪庙组; 古水流; 重矿物; 川西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川西坳陷中段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是重要的含气层。沙溪庙组储层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明显的沉积相分异。龙门山前和川西坳陷内砂岩的碎屑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具有"贫长石,高石英"的特征,后者则"富长石、低石英",前者成分成熟度高于后者。根据研究区地层斜层理对沙溪庙组岩层古水流综合分析表明,古水流方向以北西→南东向为主,次为西→东向、北东→南西向;根据重矿物组合特征对沙溪庙组进行分析,可划分出3种组合方式,并能确认出相应的母岩类型。据此,认为研究区沙溪庙组储层砂岩具有多物源的特征,既有来自西部龙门山的物源,也有来自北部米仓山—大巴山的物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郭正吾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2]  
沉积岩实验室研究方法.[M].刘岫峰主编;.地质出版社.1991,
[3]  
沉积盆地分析原理.[M].(加)迈尔(Miall;A.D.)著;孙枢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4]   川西坳陷构造格局及其成因机制 [J].
李智武 ;
刘树根 ;
林杰 ;
汤聪 ;
邓宾 ;
孙玮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645-653
[5]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 [J].
马立元 ;
周总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5) :730-737
[6]   物源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泰一段地层为例 [J].
徐田武 ;
宋海强 ;
况昊 ;
王英民 ;
陈莉琼 ;
齐立新 .
地球学报, 2009, 30 (01) :111-118
[7]   川西前陆盆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沉积体系研究 [J].
谭万仓 ;
侯明才 ;
董桂玉 ;
陈兆荣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1 (04) :336-343
[8]   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及物源分析 [J].
张琳璞 ;
王宁 ;
于成涛 .
特种油气藏, 2008, (04) :53-57+62+107
[9]   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重矿物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双建 ;
王清晨 ;
李忠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1) :53-61
[10]   川西坳陷形成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罗啸泉 ;
陈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16-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