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重矿物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3
作者
李双建
王清晨
李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物源; 重矿物; 古气候; 库车坳陷; 南天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沉积物中的重矿物分布受物源、构造背景和古气候、古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是盆山演化研究的良好指示剂。本文通过对库车坳陷库车河剖面中新生代地层的野外观察和重矿物分析 ,将库车坳陷中生代沉积与南天山隆升的分异作用分为 4个阶段 ,即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第三纪古新世至中新世、上新世 (5Ma)以来 ,并认为最后一个阶段南天山隆升作用最强烈。将库车坳陷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分为 3个阶段 ,即早三叠世 (干旱半干旱 )、中晚三叠世—中晚侏罗世 (湿润半湿润 )、晚侏罗世以来 (半干旱干旱 )。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疆库车河地区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环境及古气候 [J].
黄克难 ;
詹家祯 ;
邹义声 ;
王智 ;
周春梅 ;
肖继南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97-208
[2]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过程及其地质响应 [J].
贾承造 ;
陈汉林 ;
杨树锋 ;
卢华复 ;
周宇章 .
石油学报, 2003, (03) :1-5+15
[3]   晚新生代天山隆升与库车坳陷构造转换的沉积约束 [J].
李忠 ;
王清晨 ;
王道轩 ;
林伟 .
沉积学报, 2003, (01) :38-45
[4]   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J].
杨树锋 ;
陈汉林 ;
程晓敢 ;
肖安成 ;
周宇章 ;
卢华复 ;
贾承造 ;
魏国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8
[5]   酒西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重矿物分析与高原北部隆升 [J].
宋春晖 ;
孙淑荣 ;
方小敏 ;
孙东 .
沉积学报, 2002, (04) :552-559
[6]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燕梅 ;
肖建新 ;
陈建强 ;
纪云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177-183
[7]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沉积演化 [J].
李维锋 ;
王成善 ;
高振中 ;
彭德堂 .
沉积学报, 2000, (04) :534-538
[8]   塔里木盆地周缘库车组、西域组磁性地层学初步划分 [J].
邓秀芹 ;
岳乐平 ;
滕志宏 ;
边小卫 .
沉积学报, 1998, (02) :82-86
[9]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与板块构造位置关系的研究 [J].
张希明,刘青芳,王贵全 .
新疆地质, 1995, (03) :251-255
[10]  
中新生代天山板内造山带隆升证据: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测定[J]. 杨庚,钱祥麟.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