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调解中的合作主义——基于西南某市调研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曾令健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社区纠纷; 社区调解; 内生型解纷机制; 纠纷解决合作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1204 ;
摘要
转型期的社区纠纷以内生型纠纷为主,外生型纠纷则与经济发达程度、城市化程度呈正比,二者均属于"可控型纠纷"。作为内生型纠纷解决机制,社区调解体现出了纠纷解决合作主义,涉及"政府/社区"与"调解者/当事人"两个维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社区调解合作主义的发展向度是:纠纷解决机制应以力量整合的面目出现,强调不同调解力量的合作;政府力量与社区调解力量合作的结果在于实现一种强制性平衡与整合性均衡,通过政府主导下的基层政府与社区力量之合作实现基层社会的有序与协调;政府力量的选择性介入须严格限制,且把握好介入的适当性,以确保社区/民众的纠纷解决自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承继·契合·沟通——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人民调解 [J].
曾令健 .
当代法学, 2009, 23 (06) :147-156
[2]   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刘锐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6 (02) :111-117
[3]   人民调解的社会化与再组织对上海市杨伯寿工作室的个案分析 [J].
熊易寒 .
社会, 2006, (06) :95-116+210
[5]  
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 罗兴佐.华中师范大学. 2005
[6]  
法人类学视野中的纠纷解决仪式[D]. 曾令健.西南政法大学. 2009
[7]  
宋村的调解[M]. 法律出版社 , 董磊明, 2008
[8]  
小镇喧嚣[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吴毅, 2007
[9]  
论私力救济[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徐昕[著], 2005
[10]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M]. 法律出版社 , 顾培东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