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发状念珠藻对盐胁迫的响应
被引:22
作者
:
毕永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毕永红
邓中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邓中洋
胡征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胡征宇
徐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徐敏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5]
武汉
来源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5年
/ 02期
关键词
:
盐胁迫;
发状念珠藻;
生理响应;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5.78 [协迫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
0903 ;
摘要
:
探讨了发状念珠藻 (NostocflagelliformeBorn etFlah )对盐胁迫的耐受适应机制 ,采用含不同浓度NaCl(0、0 1、0 2、0 4、0 6、0 8、1 0mol/L)的BG110 培养液处理具有正常生理活性的丝状体 ,2 5± 0 5℃ ,4 0 μmol/m2 /s下照光培养12h ,测定藻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性以及体内一些物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 :随培养液中NaCl浓度的升高藻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PSⅡ活性 (Fv/Fm)降低 ;质膜透性不断增大 ,丙二醛含量升高 ,自由水含量、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下降 ,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脯氨酸含量变化不大。由此可知 ,盐胁迫下发状念珠藻正常生理活性受到抑制而表现出一定的抗逆能力 ;该藻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类胡萝卜素的增加有助于清除藻体内的氧自由基 ,可溶性糖可能是其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之一 ,脯氨酸在盐胁迫中的渗透调节作用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盐胁迫对地木耳和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李运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李运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坤山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3)
:227
-231
[2]
鱼腥藻7120响应NaCl胁迫的光合特性
[J].
欧阳叶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欧阳叶新
;
施定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施定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耀
;
梁承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梁承邺
;
胡鸿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胡鸿钧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74
-77
[3]
NaCl诱导表达的盐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J].
张晓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
张晓宁
;
王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
王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曲志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火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鸣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大棱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93
-595
[4]
念珠藻葛仙米叶绿素荧光与水分胁迫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敦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立荣
;
刘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永定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3)
:205
-208
[5]
盐胁迫对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敦海
;
刘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永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立荣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5)
:414
-419
[6]
盐胁迫对柱胞鱼腥藻细胞结构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耀
;
郭厚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郭厚良
;
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易平
.
植物学通报,
1998,
(03)
:55
-57
[7]
NaCl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刘志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刘志礼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鹏云
.
植物学通报,
1998,
(03)
:44
-48
[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余叔文 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
Changes i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pigment composition in the green alga Chlorococcum sp grown under nitrogen deficiency and salinity stress
[J].
Masojídek,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Masojídek, J
;
Torzillo, 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Torzillo, G
;
Kopecky,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pecky, J
;
Koblízek, 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blízek, M
;
Nidiaci, 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Nidiaci, L
;
Komenda,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menda, J
;
Lukavská,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Lukavská, A
;
Sacchi,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Sacchi, A
.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0,
12
(3-5)
:417
-426
←
1
2
→
共 12 条
[1]
盐胁迫对地木耳和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李运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李运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坤山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3)
:227
-231
[2]
鱼腥藻7120响应NaCl胁迫的光合特性
[J].
欧阳叶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欧阳叶新
;
施定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施定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耀
;
梁承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梁承邺
;
胡鸿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胡鸿钧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74
-77
[3]
NaCl诱导表达的盐藻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J].
张晓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
张晓宁
;
王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
王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曲志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火英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鸣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大棱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593
-595
[4]
念珠藻葛仙米叶绿素荧光与水分胁迫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敦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立荣
;
刘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永定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3)
:205
-208
[5]
盐胁迫对葛仙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敦海
;
刘永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刘永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立荣
.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05)
:414
-419
[6]
盐胁迫对柱胞鱼腥藻细胞结构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开耀
;
郭厚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郭厚良
;
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易平
.
植物学通报,
1998,
(03)
:55
-57
[7]
NaCl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刘志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刘志礼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鹏云
.
植物学通报,
1998,
(03)
:44
-48
[8]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余叔文 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
Changes i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and pigment composition in the green alga Chlorococcum sp grown under nitrogen deficiency and salinity stress
[J].
Masojídek,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Masojídek, J
;
Torzillo, G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Torzillo, G
;
Kopecky,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pecky, J
;
Koblízek, M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blízek, M
;
Nidiaci, 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Nidiaci, L
;
Komenda, J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Komenda, J
;
Lukavská,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Lukavská, A
;
Sacchi,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CNR, Ctr Studio Microrganismi Autotrofi, I-50144 Florence, Italy
Sacchi, A
.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00,
12
(3-5)
:417
-42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