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太湖地区青紫泥水稻土稻季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焦少俊 [1 ]
胡夏民 [2 ]
潘根兴 [1 ]
周虹杰 [2 ]
徐向东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江苏省吴江市农业生态办公室
关键词
施肥; 水稻土; 非点源污染; 径流流失;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7.0089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太湖东岸的青紫泥水稻土区,对常规施肥和不施肥条件下水稻季稻田氮、磷的流失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季内田面水和降雨径流水中氮磷的浓度呈现前期高后期低的趋势,初期施肥之后的降雨流失使稻田水中氮磷浓度大幅度降低;整个水稻生长季稻田氮磷的流失总量分别达38.8和0.95kg.hm-2,且主要以田面水径流流失为主;氮素主要以水溶性的铵态氮流失,而磷素则主要为颗粒态流失。不施肥处理中稻田氮、磷流失分别是常规施肥处理的47%和60%;水稻生长初期降雨下的氮径流流失占整个水稻生长期的50%,磷素占33%。降雨事件下的流失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的主要贡献期,因而应作为控制的关键因子;对于基础肥力高的水稻土可考虑轮流施肥以减少环境的氮、磷流失与水系污染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5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Focus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USEPA. The In-formation Broker of Water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 1989
[2]   Nitrogen in percolation water in paddy fields with a rice/wheat rotation [J].
Zhu, JG ;
Han, Y ;
Liu, G ;
Zhang, YL ;
Shao, XH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0, 57 (01) :75-82
[3]  
上海市郊4种地表径流及稻田水中的污染物浓度[J]. 张大弟,陈佩青,支月娥.  上海环境科学. 1997(09)
[4]   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J].
邱卫国 ;
唐浩 ;
王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40-744
[5]   太湖一级保护区非点源磷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J].
郭红岩 ;
王晓蓉 ;
朱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36-140
[6]   淹水条件下水稻田中磷的淋溶研究 [J].
谢学俭 ;
冉炜 ;
沈其荣 .
土壤, 2003, (06) :506-509+517
[7]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养分淋洗特征 [J].
连纲 ;
王德建 ;
林静慧 ;
龑德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79-1883
[8]   稻田田面水中三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J].
王强 ;
杨京平 ;
沈建国 ;
郑洪福 ;
余永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3) :51-54
[9]   美国有关可溶性磷的流失评价模型 [J].
付伟章 ;
史衍玺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3, (03) :23-25
[10]   低施磷水平下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磷迁移性的影响 [J].
潘根兴 ;
焦少俊 ;
李恋卿 ;
徐向东 ;
邱多生 ;
徐晓波 ;
储秋华 ;
赵洪祥 .
环境科学, 2003, (03) :91-95